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法律已经成为人们捍卫属于自己合法权益最重要也是最有力的武器,无论是家庭婚姻纠纷、财务纠纷、刑事责任纠纷,都可以通过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来定罪,一切都变得有理可寻。
可以说,在法律的包容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轻松,也越来越公正合理。但是在遥远的古代,一切却没有如今这么的方便。
法律
因为文化交流的不畅通性和普法的落后,很多小城市小村庄之间经常发生纠纷,在这个时候,也就诞生了必要的维持公序的机构——衙门。而不用多说,青天大老爷包拯,即是最为闻名于后代的断案神官。
包拯之所以为人敬仰,不仅仅是因为他铁面无私,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也是因为他十分机智聪明,很多看似毫无头绪的悬案,却能在他那里轻易的被攻破,久而久之,断案如神的包拯就被百姓们称呼为"包青天"。
而包青天最为闻名的一桩案子,则是赫赫有名的"牛舌案"。
包拯
1、 飞来横祸
早年,包拯的驻地一般都是在小县城附近,按理说,县城不像大都,一般来说人丁不兴旺,商业不繁华,案情也就比较少,一般即使有案件,也大多数都是邻里间的纠纷,你来我往的难免有摩擦,通常情况下都是邻里之间私下解决,互相道歉赔礼也就了了。
即使是小题大做得闹上了衙门,包拯出面耐心调解,也就相安无事。但是就在包拯上任不久后的一天,他刚刚起床,却破天荒地听见堂下传来敲击登闻鼓的重锤声,他连忙起床更衣准备上堂,一面派人去查看敲击登闻鼓的是何许人也。
只是当这大清早来敲登闻鼓的却也并不是什么大人物,而是一个看上去朴素无华的农夫,他眉头紧锁,显然是遇到了想到棘手的麻烦,因为包拯甚至能够看到他因为大清早起来赶路来到县衙报案身上带着的露珠。
包拯
包拯的助手有些不以为意:"大人,看这个人装扮,是庄稼汉无疑,那么也就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不足挂耳。"
"即使是一粒芝麻的冤情,只要报了案,本官就要管。否则如何担得起父母官这个名号?"包拯正色朝堂下到:"堂下有何冤情?"
农民如获至宝,哭道:
"小人姓王,乃是东边十里外王家村的,一辈子勤勤恳恳务农为生,家中有耕牛一头,平日便靠着这耕牛劳作,可今日早上小人起床时却发现,昨夜我家耕牛竟然活生生被人割去了舌头!如今家中天地待耕,可如何是好啊!恳请大人一定为我找到凶手!"
耕牛
2、 杀牛诱贼
这个案件说小不小,说大不大,虽然这个案子并没有波及到人命,但是却十分的离奇,究竟为何牛没丢,却只是丢了牛舌呢?贼人这样做究竟有什么意图?又能得到什么好处?转念一想,耕牛乃是庄稼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割牛舌这一件事,不得不说是阴损至极了。
通过进一步了解,原来这个农民本来是报了官的,只是当时的村官觉得这件事过于离谱,不像真的,倒像是那个农民胡言乱语,也就不了了之,没办法,农民只能远道而来到县衙寻求包拯主持公道。
的确,这个案件放在一般的官员身上,确实没有什么刨根问底的必要,但是包拯却是一个不弄清楚就不愿意善罢甘休的人,稍加思考,他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和道理。
耕地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叫农夫回去把牛宰了,并且告诉农夫,只要他回去将牛宰杀了,贼人明天就会来自首。农民自然不明白为什么,只能照包拯说的做。就连衙门的其他捕头状师都感到不可思议。
因为在当时的法律中,杀掉耕牛实际上是一种犯罪,因为牛是最好的农具,而且牛是用来养活全家的,所以牛是非常珍贵的动物。杀牛无疑是铤而走险的决定,如果牛杀掉了,贼人还没有找到,那么杀牛的罪责就会落到农民的头上。
尽管如此,出自对包拯的信任,农民还是把牛杀了,所有人都静静等待着第二天会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杀牛
3、 自投罗网
第二日,随着一阵密集的登闻鼓声,有人前来报案。只是这一次报案的并不是有冤情,而是要举报自己的同乡。来者正是王家村的另外一个张姓村民,他趾高气昂地举报:"大人,小人要举报同乡的王氏农夫杀掉了自己家的耕牛,还请大人秉公处理,将他抓进大牢里!"
包拯却一改往日的慈眉善目,厉声喝道:"大胆贼人,还不伏法!"张氏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巡捕押住了,他心有不甘地辩解道:"我是来报官的,为何要抓我!"包拯却道:"休要狡辩,你敢说王氏家的牛舌不是你割的吗?"
这下,张氏便彻底说不出话来了,那牛舌的确是他割得不假,但是包拯究竟是怎么知道此事的呢?
登闻鼓声
原来,包公知道农夫的牛舌被割了,那么一定是农民的仇家故意寻衅滋事。所以他干脆顺水推舟,故意让农民宰杀掉自己的耕牛,且一定要做到大张旗鼓,让那个仇人知道。
那么报复他的人肯定会再次报复他,毕竟杀牛是犯罪的事,仇人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就一定会来报案,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所以,只要第二天谁第一个来报官举报农民杀牛,这个人也就是昨夜割掉牛舌的凶手,果不其然,第二天,贼人就来自投罗网了。
包拯
这个故事告诉了所有人,多行不义必自毙,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而包拯料事如神的美名也很快随着这桩案件传了出去,牛舌案也逐渐成为了一桩佳话,后来还被改变成了戏剧作品,频繁的出现在了各大舞台上。
古人以笔墨为光阴着色,通过书画刻下历史这只庞然大物的足迹,让后人对流走的时代与世事有可追寻。但这些描摹的足迹中交杂着作者的个人观点与目之所及的有限认知,完整的、真实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模样,需要更宏大的视野才能窥度。
《资治通鉴》就是史书中的拓宽器,教人以更深、更广的视角明鉴更真实、更准确的历史,助人培养全面、客观的大智慧。
纵观过往与未来的毛润之就对《资治通鉴》格外钟情,多年间书不离手,晚年时床头最醒目的仍是翻烂的《资治通鉴》著本,贴身护士孟锦云对毛润之与之热情讨论书中观点的情境一直记忆犹新。
《资治通鉴》里有不可错失的大智慧,值得一读,也值得深解,为此我们真诚向读者推荐这本书。但我们不推荐市面上的释义、标注版本,那些经过所谓学者添油加醋、被错乱的现代新式思想曲解的《资治通鉴》已失去本身的深度与意义。
我们推荐仅配字译的原本,只有这样最原汁原味作品才能保留真实的历史和深刻的哲思,才能将想象空间留给读者,才配得上真正的史学爱好者。
这部原本《资治通鉴》已热销1.8万部,剩余数量不多,现在活动价只要38元。爱书的书友不可错过,点击下方链接即可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