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随着游客的涌入,雷山县郎德镇上郎德村的村民忙坏了。
“穿上盛装摆上拦门酒,拿起芦笙跳一支芦笙舞,就是要把我们苗族热情好客的气氛传递给游客,让大家在我们苗寨玩得开心。” 这个旅游旺季,村民陈正云几乎每天都参加到村里的游客接待服务中。
上郎德村民族文化展演。 雷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村里153户,不管男女老少,谁有时间,都会参加村里每天两场的民族文化展示的展演。
“游客看了开心,我们参加展演自己也能获得积分。”陈正云忙碌了一个夏季,获得了不少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直接到村里的合作社兑现现金。
“记积分”兑奖励,鼓励村民加入旅游活动,上郎德村这个激励机制从20世纪80年代末延续到现在。
上郎德村党支部书记陈尚福介绍:“我们这个积分也是有讲究的,参加的节目难易度不同,对应的积分也有差别。比如,寨子里的一位姑娘穿了当地长裙苗特有的盛装,戴了一整套苗族银饰,梳了传统的高发髻,她会挣得8个积分;如果她的鞋子不是布鞋,那就少挣1分,只有7个积分;如果没梳高发髻,那就少挣3分,只有5个积分;如果她再给游客敬酒,她会再挣得3分。”
之后,该村完善“记积分”,制定积分机制规则。“积分制”采用合作社的方式发展旅游,更注重旅游利益的公平分配。
“‘积分制’激发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突出村民在旅游中的主体地位。”陈尚福说。
之后,距离上郎德村15公里的郎德镇南猛村创新将“积分制”与村集体经济增收深入融合,探索村集体经济“积分制”分红模式,并不断丰富“积分制”内容。目前,该村在全村群众中推行乡村振兴贡献度“积分制”,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特殊贡献等设定了6类28项积分内容。并新建积分超市,将积分用于生活用品兑换、小额信贷利息抵扣、评优评先参考等。
“以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分红就是平均分配,很难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南猛村党支部书记余洪先说,“现在,通过积分奖励,鼓励农户自主生产,再由合作社统一收购交由龙头企业。比如,对于种植白茶达到一定面积、一定亩产的农户即予以加分,而对违反村规民约的、有劳动能力但不主动发展生产的村民予以减分。那在分红的时候我们就有依据了。”
上郎德村民族文化展演。 雷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探索完善“积分制”。今年,雷山县制定印发了《雷山县个人生态信用积分管理办法》《雷山县企业生态信用评价管理办法》《雷山县生态信用村评定管理办法》,从发展生态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法治教育及乡村治理等方面科学制定一套系统全面的考核体系。首次从县级层面实现了积分管理的评价体系统一、标准统一、激励机制统一。
通过与银行合作,获得积分的群众不仅可以根据不同信用等级获得贷款利率上的优惠,享受免费金融增值服务;还可以兑换油、盐、米等生活用品;同时在乘坐公交、酒店入住、话费优惠等日常生活中享受到费用优惠。
“通过建立健全生态信用激励机制,让群众的生态信用积分转化为实际收益,才能更好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雷山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周淼说。
南猛村作为第一批试点村,该村党支部书记余洪先感触颇深:“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通过‘积分制’的激励,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农户逐渐从乡村振兴的被动福利享受者,转变为乡村振兴的主动实施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光燕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徐然
三审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