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眼狂奔的时代结束了。
向外看,外部环境愈发的卷,公司在卷中卡住了;
向内看,团队和组织似乎带动起来也总是没那么顺畅,也卡住了;
看自己,先忙完事业再追求生活?还是先牺牲生活来追求成功?卡的左右为难;
看他人,责任、交付、担当...这都是想要躺平时床垫下的那颗豌豆,膈的疼,卡的慌。
于是卷不动,也躺不下。
陷入了无意义,无动力的尴尬局面。
可能会彷徨、迷惑吧?
有可能是你还没发现
当下的尴尬处境,源于中国的商业正在经历【从创新的时代转向创造的时代】。
一个人,只有向内探索自我,向外创造价值,
才能实现内外合一、人事合一,如此境界才叫创造。
各位企业家们,亟需一场【世界观】级的范式转换。
身为领导者的你,应该来学习与“如何发生创造”有关的【探索流】技术。
范式转变:从创新到创造
总结过去所有的商业活动,大致都可以分为:流通、制造、创造,三个步骤。
流通环节对应的核心关键词是商品,制造环节对应的核心关键词是产品,而创造环节对应的核心关键词是作品。
工业时代,我们停留在商品阶段。互联网时代,教会我们用产品思维来看待商品,商品的内核是产品。进入到产品阶段后,商业上的竞争比以前更加激烈了。
互联网时代,我们称新产品的诞生为创新;AI时代,需要进入到产品的内核——作品,我们称新作品的诞生为创造。
作品是产品的内核,创造是创新的内核,它们就像原子的内部结构一样,内核如果被引爆,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今天的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从创新为主导走向创造为主导。
任正非做过一个这样的比喻:世界上最高的山是喜马拉雅山,美国处于世界科技的顶峰,所以美国就像处在喜马拉雅山的山顶上;而现在中国还比较落后,所以中国处在喜马拉雅山的山脚下。喜马拉雅山山顶的雪融化,灌溉了山脚下的庄稼,美国可以通过这种水流,分享庄稼获取利益。当美国不让喜马拉雅山的水往山下流的时候,山下就可能会打井取水浇灌庄稼,同时,也就不需要再向美国付钱了。
其实,任正非所说的“打井”不就是创造吗。
互联网时代崛起的中国创新已是一片红海,而基于AI时代的中国创造还是一片蓝海。企业家们,应该率先抓住从创新走向创造的时代红利。
作为一个企业或组织,怎样才能拥有强大的创造力呢?
皮克斯和苹果的案例,或许能给我们启发。
皮克斯是美国的一家动画工作室,它总是拍出神级动画电影,上百部作品几乎没有烂片,成为创意公司中的奇迹。
参与创办和改造皮克斯的乔布斯,将皮克斯的理念带回了苹果,在他离开10年之后,苹果的作品依然位于人类的科技巅峰。
深藏在皮克斯和苹果公司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深入到AI的底层逻辑,或许可以窥见一二。
与过去相比,当下的AI有巨大不同,它模拟人类,不依赖人类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却出现了超越人类智能的AI智能。传统的个体学习方式是增加信息量,而当下的AI技术不仅在信息量上下功夫,而且还解构信息,把信息解构为无限多的向量或维度。人类个体很难看清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或知识所包含的维度和向量。在这个意义上,人类的眼界和格局正在遭受AI的碾压。
不过,我们可以大胆想象,为何人类不可以反向模拟人工智能?每个人类个体不再是独立的单元,而是个体和个体之间像大脑神经元一样交互起来,也许可以涌现出超越人类个体的智能。这一人类反向模拟人工智能的模式,我们称其为探索流。
“可穿戴之父”彭特兰教授是MIT人类动力学实验室主任。他在十几年前用可穿戴设备和大数据的方式来做了一个大型的组织内交互模式的实验,并把它写成书出版——《智慧社会》。彭特兰在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每一个组织都拥有自己的【集群智慧】。组织的【集群智慧】与组织内成员个体的智商有别,并且独立于个体智商。彭特兰发现,一个组织的【集群智慧】既不取决于个体的智商,也不取决于个体想法的高低,而只取决于组织内个体之间想法的交互模式。如果一个组织之内,不同个体之间充分交流,每个人都能平等、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组织的【集群智慧】会比那些由个别天才把持交流的状态的集体智慧更高。
所以,一个组织之内,想法和想法之间的碰撞、想法的流动比想法本身更重要。但是学习获得新想法,新创意,新的创造力的源泉之后,他需要回到组织内部去,把这些新想法同步到每个人的行动当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一个组织的创造力和生产率。
皮克斯和苹果正是基于这样的创造理念,才会源源不断地创造出世界级作品。
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让人类超越AI成为了可能。它不再单单追求增加信息量,而是群体之间的社会学习。经由社会学习所产生的【集群智慧】会大于基于逻辑和经验的个体学习之和。
为什么领导者在外面学到的东西往往都被束之高阁,很难在组织里推行下去?
很多领导者都喜欢到商学院学习,但他们在商学院里只学习到了新想法,成为了组织里那几个想法拔尖的人。可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把这些新想法传递给自己的组织成员,更不知道要如何给自己的组织造血,让组织自身长成一个能够持续不断产生新想法的源泉。
于是领导者们在外面学到的东西往往都被束之高阁,很难在组织里推行下去。
【探索流】创造了一个场域。在这个场域里,大家可以感受想法流淌的美好,在碰撞中体验想法的迅猛迸发,见识到组织内【集群智慧】的涌现时刻;组织在获取新想法的同时,又能将新想法同步到组织内每个人的行动中去。
在探索流里,每个人都可以真真的表达,真真的看见。表达不是简单的说话,不是做过去的复读机,更不是为了证明,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讨好,不是为了拯救,只是将当下鲜活生成的东西,内心深处上涌动出来的东西流淌出来。让表达和看见真真的发生,让探索流动起来,让想法迸发起来,这将是我们在混沌的场域中获取的最宝贵的资产。
因此,强烈建议创始人和组织的领导者带着自己的团队一起来学习探索流,这样一来,既可以和企业之外的多样的人进行面对面的碰撞,又可以和组织成员在真真的表达、真真的看见中源源不断地产生想法与共识。
有的公司缺乏新想法,那么它可以在探索流中获得新想法;有的公司想法太多争吵不断,那么它可以在探索流中解决团队一致性的问题。我们不妨把它看成一次脱胎换骨的AI式团建。
再次强调,最好的学习方式是领导者带着自己的核心团队一起来学习,学完之后,再把这种产生创造力的源泉和方法同步到组织内每个人的行动中去。
【探索流】到底学的是什么?
但或许有人会问,在团队内表达、交流、进行想法碰撞,这和头脑风暴又有什么区别?
还有一些人会说,我们公司一个礼拜开六次头脑风暴会议,我们啥事都群策群力,还有必要学探索流吗?
表面上看,头脑风暴和探索流很像,最后也能产生一些灵感和方案。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重大的区别!头脑风暴的脚是踩在内容上,它是从点子进,从点子出;从想法进,从想法出。本质上还是把大家过去的经验和知识调用出来碰撞,产生一个相对于原有层面上更好的点子或想法。
但探索流的脚不是踩在想法上,而是踩在流上,是关于创造的东西。在探索流中,既有个体想法的碰撞,也有个体智慧和【集群智慧】之间的碰撞以及由此生发的迭代和反馈。
更进一步而言,探索流和头脑风暴归根结底在于可能性与可行性之分。
如果X轴代表可行性,那么Y轴就代表可能性;头脑风暴针对的就是处在X轴的可行性。我们所谓的“卡死了”,是在X轴的可行性上“卡死了”。
但探索流根本不关心可行性,它是从可行性的卡点切入,进入到Y轴去寻找可能性。最后,探索流可能会生发出一个全新的可行性,也可能在此之后原有的问题都消失了。
不难理解,相对于可行性,可能性是更高维度的解决方式。所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讲,二者是有本质的区别。
去哪里学习【探索流】?
欢迎来到即将开始的2023李善友秋季大课,这是混沌理论的一次全新升级,从混沌到Light,从创新到创造,从哲科思维到集群智慧。
三天时间将给大家交付三个“一”
第一个“一”,学会【探索流】的技术。把探索流当作工具,学好之后带回企业进行运用。
第二个“一”,习得【一体性世界观】。探索流的理论建构方式,是哲科思维第一性原理的方式。因此,如果想深化学习,实现思想或世界观的转变,就必须从哲科思维的视角出发,在“知”上去理解探索流的理论。
第三个“一”,共享孩童般的快乐时刻。在探索流的场域中,有课、有练习、有摇滚音乐......所有人都将共同经历一段如孩子般快乐的体验,体会久违的快乐。
很多参加过【探索流】的学员都说,这是一次全新的、让人心潮澎湃的体验。
在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集群之间的碰撞中,他们向内探索,真真的看见自己;他们向外表达,真真的看见他人。
他们将探索流的工具带回到企业,让组织内成员表达、交流、碰撞,迸发出灵感的火花。
他们从哲科思维出发,深入挖掘探索流的理论体系,逐步将企业构筑成想法持续流淌、群智不断涌现的活力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