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段“女外卖员深夜送餐车子被偷在街边大哭”的视频引发热议。人们对这个女外卖员的遭遇报以巨大的同情,纷纷指责偷车人的可恶与下作。可让人始料不及的是,事情很快发生反转。据公安部门核实,此视频是3名网民策划摆拍的虚假事实,是一次为博流量的“卖惨”营销。
这个结果,显然让善良的人心生厌恶。虽然发布虚假信息的当事人已受到惩处,但其造成的后果却不容小视。据统计,两性对立、贫富差距等话题以及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等群体,由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涉密切,社会关注度天然较高,往往成为被刻意“卖惨”的重灾区,成为以苦难化挑动社会敏感神经获取流量的标靶。事实上,类似“卖惨”、摆拍看似小恶,它玩弄的是人心,摧毁的是人们的善良和相互之间的信任。甚至,它扭曲、误导了社会对某些行业的认识。而这些,才是虚假信息真正的问题所在。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普及,以短视频为代表的自媒体已经深深地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方面,它加速了信息传播,极大推动了不同人群之间信息的交流、互通。但同时,它也为某些心术不正之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必须要引起警惕的是,目前互联网平台上以虚假摆拍、夸大渲染以煽动社会情绪获取流量的案例有上升趋势。有的人刻意炒作社会矛盾,挑拨公众对立情绪;有的人则利用人们的善良和共情心,肆意放大某些群体的困难和生活不易,在疯狂收割流量的同时,也造成公众之于某些行业极为不利的社会舆论环境,不仅干扰了社会经济发展,更严重扰乱了社会心态,扭曲了人心。这次的“女外卖员深夜送餐车子被偷在街边大哭”被证明是谣言、是虚假信息了,但扪心自问地设想一下,如果今后再次出现类似事件而恰恰是真实的,人们的善良又该何以自处?
对利用、挑动社会对立情绪来博取流量的摆拍、“卖惨”行为,必须要零容忍。今年3月,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明确提出将全面清理通过伪造场景、编撰细节、虚构经历等手法摆拍制作的导向不良、误导公众的短视频。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对制作发布谣言,蹭炒社会热点事件或矩阵式发布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造成恶劣影响的“自媒体”,一律予以关闭,纳入平台黑名单账号数据库并上报网信部门。
上述治理措施,是网络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举。之于普通公众,还应该坚信:善良与共情,是人性根本。不能因遭到刻意“卖惨”内容的戏弄而丧失人之为人的东西。
郑岩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警惕“百万保障”客服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