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徐慧瑶
近日,由上海市长益公益基金会主办、中国好公益平台支持的“有爱不留守——互助养老让乡村留守老人有所依、有所为”主题媒体沙龙在京开展,乡村养老问题专家、社会组织和一线实践者代表齐聚一堂,探讨我国乡村互助养老的现状和有效路径,以及社会组织参与乡村互助养老的实践经验和挑战。
在众多养老模式中,互助养老具有形式灵活、成本较低的特点。沙龙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亚娜介绍了乡村互助养老的基础、特点以及在多地探索实践的经验。刘亚娜教授用“抱团取暖”这一通俗易懂的比喻来形容互助养老的基础,她认为不仅乡村独居老人的子女,其邻居、朋友和社区工作者均可发挥社会化服务功能,乡村互助养老扎根于乡村传统的亲邻互助网络,充分利用乡村低龄老年人的闲置时间和资源,低成本地相互帮助和服务。
当前我国乡村互助养老的实践情况如何?刘亚娜介绍了“十三五”期间辽宁鞍山、上海闵行、山东临沂等十个各具特色的乡村养老探索案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这些在不同地区探索的乡村互助养老模式均扎根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土壤,既有共性又因地制宜,呈现出勃勃生机。刘亚娜教授认为,彰显乡村互助养老的中国特色,需要进一步优化乡村互助养老服务体系、扎根本土,同时应积极发挥地方特色,先行先试。
长益基金会秘书长钟铁华介绍了其“乡村助老员支持计划”的工作模式与成效。在乡村做养老服务,钟铁华认为务必“低成本高效能”,既要提供服务,又不能过度服务。多年来,长益基金会探索实践了以“乡村助老员”为主体的互助养老模式,在每个村培养一名乡村助老员,带动一批村级助老志愿者,支持一家县级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构建起“社会组织+乡村助老员+社区助老志愿者”的县镇村三级公益执行体系,为留守老人上门提供养老服务并开展社区公益活动,解决乡村留守老人照料缺位、情感缺失的问题,提升乡村留守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云南省施甸县益苗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杨建媛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了她从一个农民到职业公益人的成长与改变。七年前,杨建媛还是云南施甸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乡村助老员项目为她的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杨建媛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参与活动方案设计、财务报销等工作,并在2019年培训出30名助老员在本村为老人开展服务。2022年6月,杨建媛接任项目管理工作,作为“关怀山村留守老人”项目的代表参加施甸县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并获得银奖。11月,施甸县益苗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杨建媛任负责人。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陶传进用“两组条件”揭示了助老员在乡村助老服务中的作用。他认为,如果用另一个视角去看乡村里那些低龄的健康老人,就会发现他们有潜力,是资源。这些低年龄的健康老人去照料需要帮助的老人,能感受到“被需要”和自己的价值。这样一来,帮助别人的老人实现了“有所为”,被帮助的老人则实现了“有所依”,供需两端得以链接。要实现供需两端的真正链接,还需要“助老员”。只要助老员充满温度,最终一定能实现破冰,温暖被帮助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