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社的学子们演绎的经典剧目《雷雨》,将于10月17日,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华丽登场。
这出戏的背后,是一群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青年才俊,他们虽未经专业训练,却怀着对戏剧的满腔热爱,以业余的身份和专业的态度,紧锣密鼓排练地排练了近两个月。
他们仔细揣摩、融入戏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与角色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透过无数次的小品训练,他们精雕细琢,抓住每一个人物的状态,一点一点逼近角色的灵魂……这也是北京人艺首次迎来学生现场演出。
依然随时可以为你疯狂~
01 激动得没看完通知,
就火速准备试镜
时间仿佛回到了鲁侍萍初抵周家的那一刻,刘鹏博闭上眼睛,想象着她饰演的角色侍萍所经历的整整30年的沧桑旅途。她掂量着,曾经对周朴园的感情,在历经岁月风沙淘洗之后,如今还剩下多少。
就这样,在试镜录制前,刘鹏博慢慢地找准了鲁侍萍的人物状态。不过,刚刚结束另一场排练,刘鹏博的嗓音已经略显疲惫和沙哑,然而,这却与她饰演的47岁的鲁侍萍身上的岁月痕迹不谋而合。于是,她下意识地调整发音方式,让声线和语速更贴近那个年龄的特质。
试镜片段正是鲁侍萍与周朴园相认的高潮时刻。情感的风暴在雷雨交加之夜暴发。刘鹏博投入其中,饱含激情地演绎,回看录制,她满意地将这份表演发送给导演组。
鲁侍萍扮演者刘鹏博的定妆照
刘鹏博是北京师范大学2022 级的硕士研究生,也是北师大北国剧社的成员。
这次《雷雨》演员招募在社内一经发布,学生们踊跃参与。刘鹏博回忆最初在招募通知上看到《雷雨》剧名时的兴奋之情,“刚瞄到‘雷雨’两个字时,我就被吸引住了,甚至忽略了通知后面还写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将亲临指导,并且演出最终能在人艺亮相。”
后来,她火速确定了自己要试戏的角色,并开始着手准备导演组为该角色抛出的试镜片段。来不及赶到现场参与选角试戏,刘鹏博就利用另一场戏的排练间隙,在形体房完成了试镜的录制。
很快,刘鹏博顺利通过了试镜筛选,到8月中旬,在人艺导演唐烨、演员朱少鹏的精心调整下,11名主要参演角色都被敲定下来。
最终,台前幕后的班底成员共有 30 人左右,大家分别来自北师大戏剧与影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物理、数学等不同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年纪最小演员是刚进剧社的大二同学,最有“资历”的则是一些往届生。一些学生白天要去实习,只能下班后赶到学校,奔向排练室。
一个多月来,他们始终保持着紧张的排练节奏。排练结束最晚可能已是第二天凌晨 2 点钟。排练场所不仅局限于排练室,也延伸至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操场、大阶梯、艺术楼后的小花园,校园所有的“犄角旮旯”都会有他们的身影。
这种环境,或许不是专业剧院的标配,但它却有一股魔力。李紫涵是北国剧社的指导老师,同时也担任本剧导演,她认为,室外场所反而会促使演员在一些关键节点不容易打断自己,让表演更加连贯。“因为随时都会有人围观,这样,演员就不得不更加专注于表演,把表演进行下去。”
“四凤”与“鲁侍萍”在一起排练
剧社成员在小花园排练时,常常会上演有趣的花絮。排演到鲁侍萍与周朴园相认等关键情节时,激烈的剧情、戏剧性台词的交锋以及极具爆发力的表演,往往会吸引周围同学的目光。
李紫涵在一旁观察到,每当这个时刻来临,101教室的窗边就会突然探出一个好奇的脑袋。这是一间正对着小花园的教室,透过教室的窗户,可以对整个小花园一览无余。
随着剧情推移,到最后,101教室的每扇窗边都会有一两名同学趴在那里,专注地凝视着小花园,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02 为走进角色,
生活中躲着对手演员
排演前期,为确保演员们对戏剧的核心要素有清晰的理解,李紫涵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两三次剧本围读,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整个故事的结构和意义都会进行深度讨论和交流。
在这之后,每一位演员都被安排写人物小传,以此帮助演员建立对于角色的具象化认识。
人物小传囊括演员对于角色方方面面的理解,包括了角色癖好、情感反应、个性特点,甚至会细致到演员必须想象出自己扮演的角色更像哪一种动物,有着怎样的味道,代表什么颜色。
排练结束,大家在校园里合影
陈兆伊就把她所扮演的角色四凤比喻成一只欢快的绣眼鸟,虽然身型小巧但蕴含能量,对应着四凤活泼和充满活力,有勇气的特质。
同时,四凤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种明快而温暖的鹅黄色,象征着柳树结花时新生的绒毛颜色,给人以明媚的暖意。
在李紫涵看来,这些描述与陈兆伊本人的性格也十分贴切。“她总是笑意盈盈的,给人感觉轻巧欢快,不带任何攻击性。”李紫涵认为,演员自身的一些特点如果刚好符合这个角色,在角色塑造过程中就会更加自如,表演也更具说服力。
为了无限地贴近角色,同学们除了会注重挖掘自身所带有的角色特质外,还会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吸纳角色的某些习惯和思维方式。
自从拿到四凤的角色,在日常生活场景中,陈兆伊便开始不自觉地开始用四凤的思维方式去看待思考问题,从而让自己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动机。
有一次,她在校园中走路不小心跌倒,被其他同学扶起来,陈兆伊第一时间竟产生联想:“周萍和四凤的第一次肢体接触,会不会也是因为他好意扶了她一下,才让四凤有了春心萌动的感觉。”
除此之外,陈兆伊也将剧中周萍送给四凤的道具戒指随身携带。现在,她琢磨事情的时候,总会摩挲着戒指,这不知不觉中养成的习惯,也让她在场上时对戒指的运用无比自然。
四凤的扮演者陈兆伊定妆照
鲁侍萍的扮演者刘鹏博也通过独特的技巧和努力,让角色仿佛“现身”三维世界。
她回忆起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大家排演结束后一起在小花园中赏月,淡淡的月光下,有人坐在凳子上,有人坐在台阶上,彼此或倚靠,或对坐、或环绕,忆剧中角色的往昔。
刘鹏博代入了角色,曾经带着鲁大海和四凤流浪的那段日子仿佛又回到眼前,那时的夜晚,她总是坐在窗前唱摇篮曲哄他们入睡。这天晚上,伴着皎洁的月光,她也情不自禁地对着身旁饰演四凤和大海的同学哼起了摇篮曲,这一瞬间,现实与戏剧交织在一起。
为了增进与“孩子们”之间的默契和亲密感,刘鹏博在与对手演员的日常相处中也表现得“妈味”十足。
现在,她每天到排练场的第一件事就找“孩子”唠“家常”,问问他们今天中午怎么吃的、这几天学习忙不忙,看见他们穿新衣服、戴新首饰就夸一夸,看见大海发型乱蓬蓬的就关心地问“是不是昨晚没睡好?”,这些日常点滴互动构建起了她与“孩子们”的母子、母女关系。
排练时的合影
不过,有些地方仍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虽然周萍与鲁大海同为侍萍的儿子,但根据剧情,多年后鲁侍萍与周萍母子相认时,需要以一种疏离感来增强表演的真实感。因而在场上场下,刘鹏博并不会与周萍的扮演者走得过近,相反,她有时会刻意回避他。
“只有在跟他不熟的情况下,我才能仔细观察、打量他。看他的眉毛是浓还是密,鼻梁是高还是矮,身形是瘦削还是丰腴,他的习惯跟周朴园像还是跟我像……”
03 为了演得自然,
“周萍”被安排给“繁漪”送花
而在角色塑造之外,对于人物关系的拿捏,同学们也是花尽心思。
联排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唐烨、演员朱少鹏来到北师大,为同学们提供了具体而微的指导意见,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演员们找准人物关系。
陈兆伊就遇到过一个难题,从第一幕到第四幕,整部剧下来,四凤的主线任务就是让周萍带她离开周公馆,然而从一开始的着急,到最终的接近崩溃、绝望,陈兆伊很难找到带有情绪波动的心理状态。
这时,李紫涵出了个法子,她让陈兆伊和周萍的扮演者林骦舟回想在个人情感状态中,和恋人最难分难舍的时刻。
最终,经过大家的碰撞、交流,一个现代化的生活小品被设计出来:假设四凤和周萍是一对情侣,四凤已有身孕,然而周萍却瞒着四凤准备出国留学,并且已经接到了国外某大学的offer,然而出于担心和愧疚,直到确认offer前的最后一天,他才将此事和盘托出。这次,四凤的“任务”依然是留住周萍,或是让他带自己一同离开。
“周萍”与“四凤”联排间隙的合影
这一设定的小品情境贴近演员的现代生活,陈兆伊和对手演员很容易就进入了状态,与剧中角色产生共情,“无论四凤如何乞求与坚持,周萍偏偏不带她离开”的感觉随之也被迁移到表演中。
而另一次小品训练也相当有巧思。角色周萍与繁漪的对手戏多是针锋相对的,场面十分激烈。然而众人却观察到,两位演员的表演似乎有些过了头,就像是阶级矛盾根深蒂固的仇人互相对抗,完全看不出二人曾是一对带有感情纠葛的旧恋人。
后来,得知饰演周萍的林骦舟与饰演繁漪的路童两位同学私下里完全不认识,微信上也极少聊天,李紫涵就给“周萍”布置了一个秘密任务:让他想办法套出“繁漪”最喜爱什么花,并送给她。
可是林骦舟十分羞涩,他在现实生活中未曾给女生送过花,因此,在排练场上,他始终不知如何自然地开口询问。
那天晚上接近十点,眼看排练快要结束了,最终,他“无奈”做出了一个决定,给路童订了一大捧红玫瑰,并当着众人的面亲手递给她。在大家纳闷、吃惊的目光中,只见林骦舟羞红了脸,将花塞到路童怀里就立马转身跑开。
“周冲”和“繁漪”在排练
那是排练场上最热闹的一幕。李紫涵说,神奇的是,自那之后,当路童再说出“三年前在这里,我们……”的台词时,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她与林骦舟之间的氛围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因为他们两人已经有共同回忆画面了。他们比以前更加熟悉了,也更信任彼此,更亲密了一点。”
李紫涵当初在设计小品时,就有意想要让周萍找到曾经吸引繁漪的那份冲动与勇敢。“如果我让林骦舟去演一个曾经热烈过的人,他接收到这样的信号难免表现得会假惺惺,不如让他在生活中就做一个勇敢的人,给心爱的女孩送一束花。送过一次,就能找到那种勇敢。”
排练时,在门外偷看的演员
专访人艺导演唐烨:
最大限度保护学生们的热情与真诚
对于学生演员来讲,人艺指导老师们的眼光和点评常能一针见血,切中肯綮。首次联排就相当于是一次正式的阶段性审核,“那是我们第一次将表演完整地呈现在人艺老师面前,心中有些小紧张。”刘鹏博说。
唐烨导演在现场指导
她是练习舞蹈出身,平时腰杆总是挺得笔直,最开始模仿鲁侍萍时,刘鹏博总是下意识地将两肩微微内扣,含胸,驼起背,直至适应了长久弯腰的状态。
刘鹏博想要抓住角色身上饱经风霜、挑起生活重担的人生常态,人艺导演唐烨目光尖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姑娘,你下次可以再把腰稍微直回来点。”听到这句点评,刘鹏博觉得就像是小心思被突然发现了。
学生演员们在人艺排练
到第四幕时,面对剧中自己的亲生儿女在并不知晓身份的情况下成为恋人,以及随之到来的悲惨结局,刘鹏博要充分表现鲁侍萍内心的崩溃无助与内疚,但这一幕,她的台词极少,慌乱无措之下,她只是啪嗒啪嗒地掉眼泪。
而唐烨导演依然是用“后面哭多了”简单的一句话,就点出了表演的问题所在。
“你面前的不是你的老爷和太太,而是你的老情人和老情敌。没有必要在他们面前过分放低姿态。……”这些建议对刘鹏博调整体态与人物状态都很十分受用。“我是一个扛起鲁家的女强人,这样去想,我的腰也必然不会那么弯,泪也不会那么多了。”刘鹏博说。
重新梳理思路过后,她在表演时收回了一些脆弱和柔软,找回了鲁侍萍身上从各种苦难和历练中激发出的坚韧和不服输的劲儿。
唐烨导演在指导舞台合成工作
唐烨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生演员们之所以在一些表演当中忽略了人物关系的表达,问题可能在于虽然演员与剧中人物年纪相仿,但他们却没有曹禺先生笔下人物的经历。因此,有时思考问题难免相对片面。
而她的指导技巧就是引导学生们思考,此时此刻,曹禺先生想要表达的什么,作为演员你又想表达什么,“表演是在编剧表达的基础上,让演员再赋予当代人的情感,二者是叠加的关系,他们的理解能力很强,很快就能领悟。”唐烨说道。
对于这次北国剧社最终在人艺舞台上将呈现出的演出效果,唐烨导演表示,她追求呈现给观众一部绝对完整的剧目。“尽管‘完整’听起来或许简单,但实际上需要演员、灯光、服装、布景以及所有工作人员之间的紧密协作。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演员们在这一过程中学到的宝贵经验之一。”
唐烨导演在为演员调整造型
采访中,唐烨导演刻意强调了北国剧社与北京人艺的深厚渊源。在剧社刚建立时,许多资深艺术家就亲自扶持了这个剧社,传授了话剧艺术的精髓,如今这些教导已经开花结果。她还表示,与一些年轻职业演员相比,这些大学生演员更加珍贵之处在于他们在戏剧和舞台上的真诚和激情。
唐烨认为,这是需要最大程度保护和珍视的品质。因为能够打动观众的,不仅仅是技巧和技术,更是演员真情实感的表现。
10月17日晚,由北京人艺指导、北师大北国剧社演出的话剧《雷雨》将登上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这也是新世纪以来大学生演员第一次登上人艺的舞台,完成整部戏剧表演。
该剧将于10月17日、18日在曹禺剧场连演两场。
学生演员在人艺化妆
据了解,今年五月,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推出“‘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
今年以来,北京人艺积极参与这一行动计划,先后走进多所高校为师生们带来精彩的文化活动,同时邀请高校学生参与到“人艺之友日”等活动中,多次举办公益场演出,让一大批在校学生走进剧场,欣赏优质的话剧演出。
在刚刚过去的九月,北京人艺还在另一所点对点共建高校——北京大学筹划了一次“戏剧的力量——北京人艺进北大”的活动。
据悉,该活动由“演出+展览+戏剧讲堂+剧本朗读+阅读专区”等五大板块构成,包括为北大学子上演《丁西林喜剧三则》,举办《赵氏孤儿》剧本朗读,以及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带来的“精彩青春 别样年华”的戏剧讲座等具体内容。
剧场灯光调试
此次北师大北国剧社排演的《雷雨》登上曹禺剧场的舞台则是拉开了“戏剧的力量——北京人艺进北师大”活动的序幕。后续,人艺还将在北师大校园开展专题展览、戏剧讲堂、阅读专区等“四大板块”活动。
《雷雨》剧组演职人员合影
END
撰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婧懿
统筹 | 林艳 张彬
编辑 | 张彬
校对丨熊伟
图片 | 北京人艺及受访者供图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