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吴明玲):“这里的石榴个头很大,味道很甜,非常好吃!”“光伏产业的发展模式很棒!不仅合理利用了自然资源还能为农民增收!”
外国记者在潼关软籽石榴园
10月12日,位于渭南市潼关县城关街道的软籽石榴产业园里,来自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10国21家主流媒体的21位媒体负责人、资深编辑记者组成的采访团正在这里实地参观、听取介绍,探访电力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潼关软籽石榴
“这是什么时候投建的?”“这个石榴现在每年能给农民创收多少收入?”“在中国,一个石榴大概能卖多少钱?”采访团一路走一路看,一边拍照记录,一边不停地向负责人提出自己的疑问。
“顺丰社区软籽石榴产业园新建于2018年,是国网渭南供电公司帮扶点。自帮扶以来,我们为顺丰社区投资280.94万元,改善电力基础设施,为软籽石榴产业的长期发展保驾护航。”面对外国记者的提问,国网渭南供电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刘玮回答道。
外国记者拍照记录潼关光伏产业
据刘玮介绍,自帮扶以来,国网渭南供电公司积极对接建设配套防冻大棚、仓储冷库及硬化园区环形道路等设施,对接“惠农帮”电商平台,将软籽石榴上架电商平台,为村集体产业打开线上销路,将该扶持项目搭建成一条集“生产、仓储、销售”于一体的帮扶产业链。
外国记者了解园区相关情况
如今,园区建成面积达320亩,果树超过13万株,商品果挂果面积83亩,年平均可吸纳劳动力40余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潼关的石榴比我们塔吉克斯坦的石榴颜色要深一些,这个石榴个头很大,吃起来也很甜,我很喜欢。”塔吉克斯坦《真理报》总编辑娜塔利娅·多罗费耶娃一边品尝石榴,一边说道。
外国记者拍照记录社区工厂情况
“国家电网给我们村帮扶的事,说到明天早上也说不完。当年渭南公司领导帮扶的是全村最困难的一户。尤其值得赞扬的是持续产业帮扶,顺丰社区由原来的‘一穷二白’发展到如今的繁花似锦。”面对外国记者的提问,顺丰社区党委书记仲新亚感慨万千。
乡村要振兴就要打好产业兴旺“组合拳”。2017年,国网渭南供电公司在顺丰社区建成205千瓦的光伏发电产业。截至2022年底,总发电量122万度,收益达65万元,光伏产业成为“点亮”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2023年,潼关县第一个社区工厂在顺丰社区成立,以加工布草、围裙等为主,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问题,拓宽了群众的致富道路。
“非常感谢国网渭南供电公司给咱提供的这个岗位,这个活离家近,让我不仅能照顾家里,还能挣点钱贴补家用,在这里,我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块钱,在咱这小县城,已经算非常不错的收入了。”面对外媒记者的提问,顺丰社区的居民董丽说道。
外国记者点赞潼关软籽石榴
“通过这些产业来帮扶农民,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农民既能留在自己的家乡,同时也能挣钱。乡村振兴的政策,非常有利于农村的发展。”欧亚传媒集团总编辑叶莲娜·波波科娃说道。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电台主编安德烈·戈尔布诺夫接受采访
“来中国之前,我就从新闻中了解到中国的发展非常好,今天来到这里,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没想到中国的一个小乡村,产业也能发展得这么好,能带动当地的农民增收,这确实是让人惊叹的!”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电台主编安德烈·戈尔布诺夫说道。
石榴树下,光伏板旁,夕阳映照着记者们忙碌的身影,也拉长了正在巡查线路的国家电网陕西电力张思德(金城潼关)共产党员服务队员们的背影。
带着沉甸甸的采访素材,满怀热忱的外国记者们将继续赶赴下一个采访点,但顺丰社区的故事还将继续,坚守在这里的国网人也将继续用心续写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