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从多条战线上对以色列发起攻势后,以军的报复行动也迅速打响,一夜之间加沙地带2329个目标爆炸,三名高层人员遭清除,以色列已经给哈马斯下达了最后通牒。
前言:巴以新一轮冲突已经全面扩散,目前交火已经造成双方超过2000多人死亡,8000多人受伤,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成为了中东近年来发生的罕见的大规模冲突。目前,冲突的烈度不断上升,加沙地区大量建筑物被夷为平地,几十万民众连夜逃离家园。
与此同时,叙利亚、黎巴嫩等国家也卷入其中,还有美国的插手,中东地区形势可谓迷雾重重,如今情况到底发展到了哪一步?这场“大混战”又有哪些国家参与其中呢?
(以色列对加沙发动猛烈空袭)
近段时间,哈马斯的“阿克萨洪水”行动着实让外界跌破了眼镜,谁都没有想到哈马斯能一口气夺下21个以色列定居点,缴获数十辆坦克装甲车,甚至还抓到了一个少将,让以军损失惨重。
这样的战绩,就连叙利亚、埃及都没有取得过。足以可见,哈马斯此举不仅打痛了以色列,还让以色列丢尽了脸面,也难怪之后的以色列对加沙地区发起了疯狂报复。
袭击事件发生后,以色列连续三天出动大量战机,包括F-16、F-15以及各种无人机,在加沙地区进行了高密度轰炸。以色列方面表示,一天内就投掷了1000吨炸弹,一夜之间轰炸了2329个目标,这个空袭的密度相当于俄乌战场一天的几十倍。
除了进行空袭外,以色列空军还使用大量精确制导武器,对哈马斯高层进行斩首。目前,哈马斯领导人艾曼·尤尼斯、经济部长和政治局高级成员已经在袭击中丧生。与此同时,以色列要求哈马斯必须在24小时内投降,否则将迎来严重后果。
(加沙地带到处都是断垣残壁)
众所周知,哈马斯能在加沙地区生存下去,是因为有巴勒斯坦民众的支持,以色列自然也很清楚这一点。因此,除了大规模轰炸,以色列还对加沙地带进行了“全面围困”,关闭和控制加沙地带连通以色列的六个陆路口岸,切断当地电力供应,禁止食品和燃料进入加沙地带。
据悉,由于以色列的围困政策,当地的医疗机构面临着严重的困境,药品、医疗用品严重缺乏,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这种情况下,大批民众不得不连夜逃离,以色列军方警告加沙城内的平民在24小时内尽快向南撤离,这或许也是为了对剩下的哈马斯武装人员“瓮中捉鳖”。
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征召了36万预备役军人,为可能到来的地面战做准备。以色列军方表示,只要政府一声令下,将迅速对加沙地带发起进攻。外媒分析称,一旦以军发起进攻,将与哈马斯武装人员爆发激烈巷战,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
此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就曾多次强调要“粉碎和摧毁”哈马斯,他直言“每一个哈马斯成员都死定了”。由此也可以看出以色列方面对消灭哈马斯武装人员的决心,如果局势进一步恶化下去,不排除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以色列征召预备役军人)
哈马斯发动袭击后,许多中东武装组织纷纷发声支持,伊拉克、也门、伊朗都对此事进行了表态。黎巴嫩的武装组织更是话不多说,直接对以军控制的地区开火,用行动声援哈马斯。
与之相反的是,美西方国家一致发声谴责哈马斯的袭击举动。美国更是直接将航母打击群和战机部署到了以色列周边,这也加剧了中东局势的动荡。
也门胡塞武装领导人警告称,一旦美国对巴以冲突进行直接干预,这场战争将直接变成地区战争。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以色列空袭了叙利亚两处机场,造成跑道损坏,机场瘫痪。
对此,以色列方面表示,叙利亚先发射数枚火箭弹袭击了以色列北部地区,随后,以军动用大炮进行还击,如今,以色列又对叙利亚进行了空袭,或许将导致局势进一步升级。
有专家分析称,如果中东地区的其他组织卷入冲突,以色列可能要在五条战线上被“围殴”。除了哈马斯,还可能有巴勒斯坦的其他武装组织,甚至是伊朗、叙利亚,还有黎巴嫩。虽然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有了更多的底气与哈马斯等武装组织作战,但美国的插手,也可能会导致更多国家和地区卷入,为中东地区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
(黎巴嫩小镇遭以军炮击)
除了提供物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更是亲自前往以色列表达支持。抵达特拉维夫后,布林肯强调,美国绝不会让以色列孤军奋战。据悉,目前已经有四批美国援助的物资抵达了以色列,还有更多的物资在路上。
除了力挺以色列,布林肯还将目光放在了中东各国身上。他表示,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访问中东多国,斡旋盟友向哈马斯施压,要求哈马斯立即无条件释放人质。但按照目前中东各方的表态来看,布林肯的想法很难实现,或许还会因为过多插手其中,引发不满,导致事态加速升级。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面)
哈马斯的袭击伤害了美国和以色列的颜面,甚至将美国总统拜登的“中东路线图”搅得稀烂,因此华盛顿第一时间发声谴责,但随着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大规模空袭,进行彻底封锁,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中东国家更是对美国“拉偏架”的举动不买账。如今,就算布林肯紧急出访中东,最后恐怕也只能空手而归了。
结语:对于巴以冲突的最新情况,大家还有什么了解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