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2023国际城市媒体北京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文明互鉴 文明共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为主题,旨在传播最新、最美、最好北京,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为“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营造良好氛围。来自美国、意大利、希腊、埃及、土耳其等60余个“一带一路”国家百余名国际媒体高管和“一带一路”记者组织代表出席了本届论坛。
外国嘉宾在认真听会。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徐和建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北京拥有50多万年人类史、3068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拥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还有一条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历经750余年、全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展示古都北京的气魄和底蕴。北京将更好发挥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优势,加强同全球各地的人文交流,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提供更多渠道和更大舞台。
开幕式上,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中国新闻社副社长王旻,波兰媒体协会主席兼波兰华沙商会主席马雷克·特拉奇克(Marek Traczyk),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汤羽扬,希腊雅典记协第二副主席乔治斯·加瓦拉斯(Georgios Gavalas),原武汉大学考古系主任、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王光镐作主题演讲。
陈名杰分享了世界遗产保护的北京经验,包括用世界遗产的理念来引领文物保护工作,用世界遗产的成果来惠及人们美好生活,用世界遗产的资源来服务交流互鉴。“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我们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第一位,针对每个保护项目,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作主题演讲。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汤羽扬从评估方的角度,对北京近五年来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方法、路径做了介绍。“截止到2022年,北京7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旅游人数达到2.1亿人次,从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专职人员达到4717人,开展相关研究课题150余项,说明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形成了多元主体、多元价值、多元资金的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特色。”
在主题论坛环节,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新京报、埃及《鲁兹优素福》杂志、墨西哥头版俱乐部等中外媒体嘉宾代表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媒体责任及国际传播经验分享”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北京日报社副总编辑、社务委员会委员李学梅提出,在全传媒体传播时代,希望通过媒体的努力,把文物保护的专业术语转化为大众话语、网络话语,通过技术赋能,让枯燥的历史可触可感,让沉默的文物充满活力,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听到它们的故事、看到它们的精彩,从而感受到文明的力量。
嘉宾在进行主题论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媒体责任及国际传播经验分享》。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新京报社副社长郭强表示,“今年我们推出了‘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和‘北京文化守护人’的专题系列报道,深入挖掘代表人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除了做好重点报道外,我们还会梳理北京的经验到底是什么,有哪些是需要坚持的,这也是作为媒体的一项责任。今年是新京报创刊20周年,我们还很年轻,也在不断尝试通过新媒体、杂志等新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新京报社副社长郭强(中)在分享传播经验。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论坛上,徐和建宣读《国际城市媒体北京论坛联合倡议》。与会各方一致同意坚持交流互鉴、理解包容、守正创新、合作共赢,促进国际城市友好往来、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共同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文明对话协作,不断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世界文明繁荣进步。
嘉宾共同发布《国际城市媒体北京论坛联合倡议》。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10月12日至13日,论坛还配套开展了中外媒体北京行活动,参访颐和园、大运河、天坛等世界文化遗产,观摩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深入了解北京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感受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北京经验和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活动获得中外媒体记者高度评价,展现了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北京形象,更好地发挥了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
国际城市媒体北京论坛是2018年5月北京联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等单位共同创办的国际媒体交流合作平台,并于2018年、2019年举办两届,已成为北京国际媒体合作促进人文交流的品牌活动。
记者 展圣洁
编辑 唐峥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