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从伟 孙逢辉
一座百年家祠,一位古稀老人,十七年义务守护,从未间断。
从守护到传承,寒来暑往,嘉祥县满硐镇南武山中村村民曾庆臣用日复一日的默默付出,延续着村子的文化根脉。“作为曾氏后裔,我有义务和责任把家风家训传承下去,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根在哪。”
“每天来看看,就踏实了!”
时值深秋,温暖的阳光洒进嘉祥县满硐镇南武山中村的一处农家院,庭院干净整洁,清爽利落。
吃过早饭,收拾好家务,曾庆臣从堂屋的墙上摘下系着红绳的钥匙,跟老伴打过招呼,就出门往村中曾氏家祠方向走。
虽已78岁的高龄,曾庆臣走起路来,还是脚底生风。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曾氏家祠。掏出钥匙,熟练地打开有些生锈的铁锁,伴着吱嘎的声响,曾庆臣推开老式的木门径直走进去。
曾氏家祠是祭祀曾子六十代孙曾才英的祠堂,顶覆黑瓦,上饰螭吻跑兽飞禽,院内立有重修家祠纪念碑和家族历史谱碑。祠堂正房为三间悬山式建筑,两石柱鼎立,上写一副对联,上联:十五世避汉乱南迁江右;下联:六十代奉明诏北归山东。
“这里是曾氏家族祭祖的地方,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来的主要是本村和附近村庄的曾姓村民。”操起一把扫帚,曾庆臣一边打扫院子里的落叶,一边介绍,“按老家的话讲,如果院子长时间没人来就容易荒,一荒的话,老房子就容易塌。来这里,也没多大的事要干,就是来看看,拾掇拾掇,心里就踏实了。”
“守护好祠堂,就是守住家族的家风家训”
这份心里的“踏实”,源自曾庆臣17年的坚守。
2006年,有着39年教龄的曾庆臣从教师岗位退了下来。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可他有个“心事”。
“每一座祠堂,都是一部浓缩的家族史。守护好这座祠堂,就是守住我们曾氏家族的优良家风、家训和家规。”曾庆臣说,在自己之前,家祠由邻村的老大哥看护,老大哥去世后,家祠就没有了人看管。“我退休了,儿女也都成家立业,平时没什么事。”就这样,曾庆臣找到了当时的村支部书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接过了家祠大门的钥匙。
责任在肩。从那一刻起,寒来暑往,从家到曾氏家祠200多米的小道上,总能看到曾庆臣的身影。每天清晨,打开祠堂大门,打扫院子卫生、清除杂草,整理擦拭祠堂内的老物件。夏天蚊虫多,便喷洒药物,防止蚁虫咬蚀家具;冬天担心大雪压坏屋顶,便找来梯子小心翼翼爬上去清扫积雪。
“他就像照看自己的家一样守护着家祠。每当家祠举办大型活动时,看到祠堂一尘不染,从外地赶来的曾氏子孙便会对他赞不绝口。”提起曾庆臣,南武山中村党支部书记曾宪宽竖起大拇指。
“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根在哪”
传承曾子文化,曾庆臣也在做着自己的努力。
《曾子世家》《曾子校释》《曾子故里考》《曾子及其孝道》……曾庆臣翻看了大量关于曾子文化的书籍,曾子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变得越来越立体,也越来越鲜活。
每逢过年的时候,曾庆臣都会给来祭祖的年轻人讲讲曾子的故事,“有很多年轻人是曾子后人,但对自己老祖宗的文化不了解,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多了解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把家风家训传承下去,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根在哪。”
当得知嘉祥县组织编纂村史,梳理乡村历史,传播乡土文化,传承民风家风,助力乡村振兴,让现代人留住乡村记忆、铭记乡愁和乡音。曾庆臣主动揽过南武山中村村史的任务,拜访村内年纪大的老年人,向他们打听乡村轶事,查资料、列提纲、打草稿,反反复复数十遍,最终书稿内容被《嘉祥村史》和《嘉山祥水》采用。
“现在我给大家伙讲个曾子固辞采邑的故事。鲁国国君听说曾子衣服破旧,就决定送采邑给他,曾子坚决推辞……”如今,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广场上,总能看到曾庆臣的身影。曾庆臣讲得声情并茂,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学校,站上了三尺讲台。”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