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龙头此前大举扩张带来的产能释放仍在延续。截至10月13日,多家拥有生猪养殖业务的上市公司发布了9月份销售数据,数据显示,这些公司今年前9个月的生猪出栏量已超过去年全年。
公告显示,天邦食品今年前9个月销售商品猪459.43万头,而在2022年公司累计销售商品猪442.15万头;温氏股份在2022年全年累计销售生猪1790.86万头,而今年前9个月,累计销售生猪1832.59万头;天康生物今年前9个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205.83万头,去年全年累计销售生猪202.72万头。
在发布销售数据的同时,多家上市公司提及,今年生猪销售数量的上涨,是产能扩张或投苗增加所致。不过,对比今年前9个月的生猪销售均价可知,在较长的时间内,销售均价处在较低位置,生猪养殖企业的盈利压力明显。
安信国际的最新研报认为,目前生猪价格仍处于磨底阶段,经历了上半年持续回落,至8月份出现一波小的反弹,最近一个月又再次回落。反弹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夏季需求增加,叠加前期养殖户超卖,出现的短期供需失衡。但是过去三年在超级猪周期刺激下,行业大规模扩产,带来生猪供应仍然较为充足,对生猪价格的支撑有限。
在当前的行业背景下,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行业人士表示,控制产能成为行业关注最多的事项。进入四季度后,虽然后续需求有望得到改善,但从对行业的观察来看,预计供给端仍将有较多潜在压力,生猪价格大幅上涨比较困难。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高级分析师徐洪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当前,生猪养殖企业面临的主要压力来自两个方面:如何通过降成本度过亏损阶段和保障资金链的健康。
对此,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牛哲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多数生猪养殖企业暂时延缓了生猪养殖项目的投建,多选择利用当前已建成的产能陆续投产经营。也有部分龙头企业为降本增效,通过合作、自建等方式建设光伏发电设施,解决部分用电需求,降低生产成本。
“从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中可以看出,一些公司短期借款的同比增幅是历史最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继续投建扩产的意愿不强,但头部企业和二线企业的策略仍有区别。以‘千万俱乐部(即年出栏量超过1000万头)’为目标的企业,并未选择调减出栏目标,并在现有产能规模不增加的情况下,仍在适度增加投苗数量,这是因为在工厂化养殖模式下,成本可以被摊薄;但处在千万规模以下的企业则下调了今年的出栏目标,也有企业表示2023年至2024年的资本开支不会投入到生猪业务当中,不再考虑新建产能,并将通过优化母猪存栏结构的方式逐步调减现有产能。”徐洪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