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展出的7件石柱文物。新华社记者 李鑫摄
秋高气爽时节,圆明园遗址公园内,蓝天白云与红墙碧瓦相映,“圆明园石柱回归展暨2023北京公众考古季”在此举办。回归展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大学共同主办,共展出文物、照片等约50件(组),展览为长期展览,10月14日正式对外开放。
一进展厅,记者就被7根摆放错落有致的石柱吸引了。这些不到一米高的汉白玉石柱,均为雕西洋花建筑构件,整体造型统一而细节有别,虽留有岁月的印痕,但整体品相较好。
这些石柱,原来属于圆明园的哪座建筑,有何作用?专家依据西洋楼铜版图,并与圆明园现存石柱文物比对,认为这7根石柱,应原位于圆明园西洋楼建筑。据专家推测,这些建筑构件可能为栏杆连接物,有的原位于某一段栏杆的中部,有的原位于栏杆的起点或者尽头处,还有的原位于两段垂直栏杆的交接处或在楼梯向上转折处。
圆明园西洋楼建筑主体仿西方巴洛克风格建造,常在建筑上设立石柱作为望柱或栏杆连接物使用,同时石柱还具有装饰的作用。两侧没有雕花的石柱应为建筑上的联排装饰物,两侧饰有花瓶或花纹的石柱则用于楼梯或楼层平台栏杆部分,花瓶的样式则是配合栏杆形制雕刻而成。
记者走近观察发现,这些石柱正面纹饰以西式番花、贝壳纹等西洋雕花为主,侧面花瓶内花束则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兰、荷花、菊花等中国传统花卉为主,圭角卷云纹、开窗的海棠线雕刻方式等亦与中国古建望柱、栏板相同,中西合璧,花纹繁复。
百余年前,“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劫火过后,圆明园的建筑构件、山石碑刻等被大规模盗用、售卖,甚至出现在市场上流通。民国时期,这批圆明园石柱不幸辗转流落他乡。
历经百年辗转,几经周折。近年来,在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政府、高校、机构、社会力量通力合作,最终促成挪威收藏机构向中方捐赠这批石柱文物。2023年6月20日,7根总重超过2.6吨的石柱安全运抵北京,次日于圆明园完成文物点交入库。
6月30日,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开展实物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7件文物为汉白玉质地,工艺精湛,浮雕雕刻花卉、缠枝几何纹饰,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因素。其质地、纹饰均可与现存圆明园西洋楼遗存的文物对照。该组文物保存较完整,略有风化痕迹,据工艺、纹饰和材质情况,可定为真品。”
故国万里,归途漫漫,这7根漂泊异乡重返故土的石柱,是继马首铜像之后又一批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随着国运兴民族强,未来还会有更多流失文物回归的故事。
(本报北京10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李 韵 王笑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