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工程院的成立背景与1990年苏联解体的大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1990年代初,苏联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在经历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危机后,最终宣告解体,结束了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
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全球化进程,改善了全球的和平局面,加强了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合作,加速了东欧国家民主化和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洲的工程界意识到,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全球竞争和技术挑战,需要建立一个跨国的、权威的、独立的工程学术机构,以提供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建议,促进欧洲的工程教育、研究和创新。因此,在1992年,来自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士的一些著名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发起了欧洲工程院的创建,并得到了欧洲委员会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支持和参与。欧洲工程院的成立是欧洲工程界对苏联解体后世界新秩序的积极回应,也是欧洲工程界为提升自身影响力和竞争力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欧洲工程院不仅反映了欧洲工程界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也展示了欧洲工程界的团结协作和开放包容。
欧洲工程院的首批院士代表包括:
康拉德·布洛赫(Konrad Emil Bloch,1912-2000)是一位德裔美国生物化学家,1964年因为发现了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的机制和调节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还对萜类-固醇关系和卟啉生物合成等领域做出了贡献。
弗朗索瓦·雅各布(François Jacob,1920-2013)是一位法国生物学家,1965年与雅克·莫诺和安德烈·洛夫共同因为发现了酶和病毒合成的遗传控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还与悉尼·布伦纳提出了核糖体转译的模型,并创造了操纵子、信使RNA、调节基因和变构蛋白等术语。
乔治·沃尔德(George Wald,1906-1997)是一位美国科学家,1967年与哈尔丹·哈特莱恩和拉格纳·格拉尼特共同因为发现了眼睛中的主要生理和化学视觉过程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还发现了维生素A是视网膜的一个成分,以及胆汁和一种女性性激素是由胆固醇制造的。
马歇尔·沃伦·尼伦伯格(Marshall Warren Nirenberg,1927-2010)是一位美国生物化学家和遗传学家,他通过解读了第一个密码子而破解了遗传密码。他与罗伯特·霍利和哈尔·戈宾德·科拉纳共同因为解释了遗传密码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功能而获得196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后来还研究了神经发育、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干细胞等领域。
雷纳托·杜尔贝科(Renato Dulbecco,1914-2012)是一位意大利裔美国病毒学家,1975年与戴维·巴尔的摩和霍华德·坦普林共同因为发现了肿瘤病毒与细胞遗传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还开创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并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癌症研究和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发展。
埃德蒙·费希尔(Edmond H. Fischer,1920-)是一位美籍瑞士生物化学家,1992年与埃德温·克雷布斯共同因为发现了可逆磷酸化作为细胞调节的基本机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还对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神经元可塑性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阿尔维德·卡尔松(Arvid karlsson,1924-2018)是一位瑞典药理学家,2000年与保罗·格雷纳和埃里克·坎德尔共同因为发现了多巴胺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还对帕金森病的治疗、环境毒理学和人权等领域有所贡献。
勒内·托姆(René Thom,1923-2002)是一位法国数学家,1974年因为创立了灾变理论而获得菲尔兹奖。灾变理论是一种描述连续系统中突然变化的数学方法,它在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阿特勒·塞尔伯格(Atle Selberg,1917-2007)是一位挪威裔美国数学家,1950年因为在解析数论、黎曼猜想、素数定理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而获得菲尔兹奖。他还与保罗·埃尔德什合作了许多重要的工作,并发展了塞尔伯格迹公式和塞尔伯格筛法等工具。
艾兹格·迪科斯彻(Edsger Wybe Dijkstra,1930-2002)是一位荷兰计算机科学家,1972年因为对程序设计语言、算法设计、操作系统、并发性、分布式系统等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图灵奖。他还提出了迪科斯彻算法、信号量、银行家算法、自旋锁等概念,并以他的手写信件和论文而闻名。
来源:中国网
(来源:财商资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