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以前,在西藏这个充满信仰的地方流传着浪漫的“黄金神兽”传说。雪山女神布耶化作人形嫁给扎向前,布耶的父母为了让女儿一生幸福平安,选中了七只“黄金神兽”作为陪嫁。这个“黄金神兽”就是本篇文章的主角:金丝牦牛。
金丝牦牛和金丝猴一样有着金丝一样极为华丽奢贵的毛发,寓意着吉兆与珍惜。但金丝牦牛可不像金丝猴那样温顺,它们神龙见首不见尾,体型庞大,极易被激怒。
在西藏这片广袤无际的草原中,生活着许多牦牛。它们勤勤恳恳地吃草、产奶、生育,为主人家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普通牦牛通体为黑色,像是裹上一匹素黑的布匹,映衬着牦牛任劳任怨、低调务实的性格。
1988年,在这素雅的黑与沉闷吃草的牦牛中,杀出了一匹自带贵气的“黄金牦牛”。它们的体色异常漂亮、瑰丽,呈黄色亦或金黄色。
远远地看,像是一座会移动的黄金城堡。第一次见到金丝牦牛的人,都会被着“庄严高冷”的毛发和神态所倾倒,称之为“牦牛界的黄金贵族”。
金丝牦牛生活在海拔约为5000米的冰川雪地之中,因此它们的毛发特别厚重。金丝牦牛的毛发并不是均匀分布于全身,为了保护气管和心脏,它们身上最厚重保暖的毛发就长于胸前与腹部。
海拔越高的地方,含氧量越低。金丝牦牛为了适应严酷的环境,气管进化得越来越短,加快氧气的置换。同时,它们体内特有的机制,让血管中的含氧量远远高于生活在丘陵、平原的动物。
金丝牦牛的性格“傲娇”易怒。在1988年,藏民亲眼看见它们之前,金丝牦牛仅是生活在神话传说中的神兽。金丝牦牛不仅皮毛珍稀,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要稀少。金丝野牦牛的总数大概只有300头左右,是个人人都自发珍爱的物种,用不着看谁的眼色。
金丝牦牛刁蛮的风格不仅来自于人类的呵护,更来自于它自身的实力和爆发力。据了解,一头成年的黄金牦牛的体重超过1600斤,从体型上看更是庞大。锋利又坚硬的牛角横架在黄金牦牛的头顶,像是胜利者的皇冠,让其他高原生物不敢接近。
金丝牦牛全身都是武器。金丝牦牛的舌头犹如老虎一般是倒刺的,这有利于它啃食“水分蒸发得硬乎乎”的高原牧草、杂草。它的蹄足坚硬有力,足以支撑金丝牦牛庞大的身体像山羊一样灵巧地攀岩。
再加上硕大坚硬的牛角,更显得金丝牦牛魁梧异常。人类稍微一碰,脆弱的皮肤就会被划到。而寻常的高原野兽也不敢轻视这锋利坚固的原始武器。金丝牦牛发动攻击时,一般以“撞击”的方式,将挑衅者“撂倒”。
更为暴力的金丝牦牛甚至直击挑衅者的胸腔、刺穿心脏。毕竟,金丝牦牛的牛角可不是什么装饰物,它就像猎人的手枪以及老虎的巴掌一样,有着极强的杀伤力。
金丝牦牛是极为敏感的动物,是个“你不招惹我,我就不会找你麻烦”的角色。但只要有谁逼近金丝牦牛的安全底线和防守范围,它就会像一座被点燃的活火山一样爆发,不顾一切地朝着“挑衅者”冲击。
据了解,金丝牦牛暴怒时奔跑的速度为40千米每小时。其中所产生的冲击力,足以将一辆满载货物的中型卡车推翻。如此强悍的战斗力与睚眦必报必报的性格,让很多同为高原生物的佼佼者绕道而走。其中就包含“雪山之王”雪豹。
雪豹可是雪上之上的顶级猎食者,行动机敏灵活,善于捕捉藏羚羊、梅花鹿等大型猎物。可就是这样强悍的猎食者,也不敢公然和金丝牦牛对抗,足以窥见金丝牦牛的威慑力。
另一方面,金丝牦牛又是吉瑞的象征。在遥远的西藏神话中,金丝牦牛被选中作为雪山女神布耶的陪嫁。在藏族人民的眼中,金丝牦牛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因此,在金丝牦牛生活的西藏阿里地区人人都把它视若珍宝。
同样,在印度也有“神牛”的传说。印度神话中的神牛也是带来好运的象征。但这只是神话传说。金丝牦牛的毛发为何呈现少有的金黄色,是人类一直好奇的问题。
在动物界中,也有相似的存在。比如我国的国宝大熊猫,原本是黑白相间的颜色,一副黑墨镜再加上胖胖的身子,十分憨态可掬。就在人们接受了大熊猫没有“彩版”的时候,秦岭野外出现了棕色大熊猫的踪迹。
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大熊猫也有“彩版”的。现在我们在动物园所看到的棕色大熊猫叫七仔,传闻为被发现的第一只野外棕色大熊猫“一猫”的后代。
然而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最近科学家又通过野外摄像头发现了一头全身发白的大熊猫,就连标志性的“墨镜”都没有,被网友戏称为“断墨”了。于是,人们就好奇金丝牦牛是否也会出现此类情况?
传言金丝牦牛是普通牦牛的变种,以基因变异的方式“蜕变”为金黄色的牦牛。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证实。
在《青藏高原生灵》中,单单揭露了金丝牦牛与普通牦牛存在某种近亲关系,并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指明金丝牦牛是普通牦牛的变种。
不过,在科技的日渐发达下,金丝牦牛的基因和种族秘密应该回会更为清晰直观地展现在人类眼前。
金丝牦牛的出现,为西藏神话与现实生活架起了一道信仰的桥梁。并且,也让我们得以窥见“神牛”的风采。
金丝牦牛的数量仅在300头左右,“濒危”程度比国宝大熊猫还要严重。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冰川融化加剧。为金丝牦牛等在内的高原动物的生存带来威胁。因此,我们需要关切这些珍稀高原动物的生存环境,及时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