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魏郁)今天(10月12日)是我国正式设立首批国家公园两周年。两年来, 第一批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国际各界认为,中国建立全世界最大国家公园体系的宏伟蓝图和不懈努力,为全球生态保护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日,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泥巴山廊道内,红外相机多次拍摄到了野生大熊猫的身影。
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成为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而泥巴山廊道则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区域,是连接大相岭山系和邛崃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的重要通道。为了保护和复壮野生大熊猫的生态种群,让野生大熊猫能更好地“耍朋友”,大熊猫国家公园一直致力于打通生态廊道。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县管护总站科研监测负责人付明霞介绍说:“着力去建设这个泥巴山走廊带,就是为了让大相岭山系的野外大熊猫可以去迁移,跟邛崃山系的大熊猫种群之间有一定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形象地把这种廊道称为‘爱情走廊’。这样两个山系的大熊猫可以通过找对象的方式去繁殖下一代,就会保证我们大相岭山系的这个小种群的长期续存。”
如今,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成立了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并打通了13个大熊猫区域的种群生态廊道。在将碎片化的栖息地串联成片,保证大熊猫基因交流的同时,也为其他野生动物迁徙和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除大熊猫外,大熊猫国家公园还守护着雪豹、川金丝猴、绿尾虹雉、朱鹮,红豆杉、珙桐,以及其他各种鸟类、小型兽类、两栖爬行类、昆虫以及无脊椎动物。作为“伞护物种”的大熊猫,正在国家公园庇护下,与8000多种伴生动植物相伴相生,同享一个更大、更通畅的新家园。
除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第一批设立的其他几个国家公园建设也取得了积极成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关志鸥介绍:“三江源国家公园已经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保护,目前的林草覆盖率已经达到74%以上,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已经恢复到7万多只。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立了集保护、监测、科研于一体的保护机制,虎豹种群数量持续增加。截至目前,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已经超过50只,野生东北豹的数量超过了60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注重加强雨林生境的保护修复,设立了长臂猿保护研究中心,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到6群37只。武夷山国家公园又新发现了雨神角蟾、福建天麻等17个新物种。”
众多国际人士认为,中国的国家公园建设探索了很好的经验,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副教授、海洋生物学家克尔斯滕·格罗德·科尔维特表示:“我很荣幸了解到中国在国家公园建设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努力。中国有令人震惊的生物多样性和宝贵丰富的生物资源,中国有机会保护好这些(资源)。”
根据《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将在全国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9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全部建成后,中国国家公园保护面积的总规模将是世界最大。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说:“我认为中国做了了不起的工作,尤其是在扩展国家公园系统方面,还有在关注动植物群落方面。为了全世界,这绝对是重要的事情。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环境类网站Earth.com发表文章指出,构建国家公园体系,使得中国国家公园各管理部门有机会在法律上明确职责、共享红利和划定权属。报道还援引杜克大学教授斯图亚特·皮姆的话称:“对于外国人来说,到中国不止是为了参观长城,紫禁城和兵马俑,还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国家公园。”报道进一步指出,为实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目标,中国努力贯彻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并正在为实现这个目标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