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刘嫚 发自北京 10月12日,南都数字经济治理论坛第12期:“如何拉开我们与网暴的距离”在京举办。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社会治理发展研究部部长李俊慧以《司法大数据视野下网络暴力案件的特点和趋势》为题作主旨发言。李俊慧表示,涉网络暴力案件中民事案件最多,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研讨会现场。摄影/南都记者 莫倩如
“网络已成为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组成部分,网络空间治理事关公众的切身利益,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至关重要。”李俊慧介绍,近三年涉网络暴力案件总体呈上升趋势,从案件类型来看,涉网络暴力案件中民事案件占比最高。
具体而言,在涉网络暴力民事案件中,排名靠前的案由有名誉权纠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和人格权纠纷等。在涉网络暴力刑事案件中,排名靠前的罪名有诽谤罪、侮辱罪等。
从地域来看,北京、广东涉网络暴力案件量排名靠前,既与当地的网民基数大、网络普及率高相关,又与当地知名网络平台集中密不可分,此外,还与互联网专门法院的设置布局有关;从涉网络暴力案件发生的场域和平台来看,国民级的App是网络暴力案件极易发生的场域或场景,比如QQ、微信、微博等。此外,涉网络暴力案件发生原因多为被告人谋取不当利益、恶意报复或不当维权等。
李俊慧称,从网络暴力实施的手段来看,捏造信息类最为突出,恶语中伤类次之,此外,还有部分案件为泄露受害人隐私或敏感个人信息,比如“人肉搜索”等,这些违法行为通常会对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或伤害,进而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他举例称,不少网络暴力行为会给当事人带来“社会性死亡”伤害,使得当事人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还有个别极端的案例造成当事人自杀等严重后果。
李俊慧还介绍,从涉网络暴力民事案件判决责任承担方式来看,判决被告赔偿经济损失的占比最高。从受害人或原告身份特征来看,明星等知名人物遭遇网络暴力容易引发关注,但非知名人物即普通公众作为原告的占比更高。这也凸显了加强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