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儿童心理健康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表示,国家卫健委和中央政法委、教育部等部门在全国开展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试点地区96%的村和社区,包括100%的高校和将近95%的中小学都设立了心理辅导室或者社会工作室。
近年来,各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组织开展相关科普宣传、筛查评估等试点工作,积累经验并不断推广。图为江苏省海安市城东镇西场小学的学生在学校心理辅导室的沙盘里快乐地构建自己的梦中家园。(图片由CNSPHOTO提供)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初,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调查显示,20万人样本中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8%。
2022年,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等共同发布的《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到2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专家认为,儿童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会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有部分孩子甚至长期处于情绪低谷。针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的诊疗现状,提升大众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的认知已然迫在眉睫。
为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增进少年儿童健康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日前,国家卫健委、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通知》。
通知指出,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宣传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呼吁全社会提高认识,重视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专业机构有效衔接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工作水平,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加快服务体系建设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离不开社会支持。李大川表示,国家卫健委近年来会同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加强儿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构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服务网络方面,国家卫健委同有关部门正在加快推进,积极部署。同时,国家卫健委和中央政法委、教育部等部门在全国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试点工作。其中,明确将完善教育系统的心理服务网络,以及加强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作为重点来指导试点地区探索完善心理健康体系。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2019年,为推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进一步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联合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该方案提出,到2022年年底,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不仅如此,国家卫健委通过强化医疗卫生系统心理健康的服务能力建设,来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这些年来,相关部门持续加强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建设。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各地相关部门持续做好精神科医师的继续教育和转岗培训,不断提高精神科医生的诊疗水平。在规范诊疗方面,制定出台相关的诊疗指南和技术规范,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专项行动加强守护
为保障各项工作能够落地见效,国家卫健委开展了系列专项行动“保驾护航”。
据介绍,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有三个专项行动方案,包括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和中小学生健康促进行动三个专项行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做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作出了部署。同时,从2021年起,在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中专门设置“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试点项目”,组织每个省份至少两个地市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的社会动员、科普宣传、筛查评估等试点工作,积累经验不断总结推广。
今年5月,教育部等17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坚持系统治理。健全多部门联动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聚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补短板、强弱项,系统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上述行动计划强调,系统治理是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本身规律以及所面临的复杂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扣准了当前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现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当前各部门资源统筹还不够,部门间的合作还不够密切。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迫切要求构建政府牵头、教育行政部门主责,同时多部门协作、系统治理的格局。只有在一方有主责、问责、追责的基础上,统筹协调,明确各方职责,才能从源头遏制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上升的势头,引导全社会科学看待心理健康问题,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成效。
医校协同机制是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必须补上的短板。尤其是学校专业医疗资源短缺,缺少专门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治疗的专科医院和科室,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处理能力不强。
专家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加强医校合作。一方面,开设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医院和科室,开展面向学校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实现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全覆盖;另一方面,增加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治疗的精神卫生专科医师,争取实现“一校一医”对接,提升学校健康服务水平,普及精神卫生常识。
专家表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呵护广大儿童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不能单打独斗,必须统筹挖掘有效资源,调度各方参与的积极性,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协同共进。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青少年在积极的学校氛围中成才,在健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在和谐社会大环境中终身发展。(依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