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10月10日电 近年来,中国企业将眼光放于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加速“走出去”进程,出海成为行业新话题。在出海大背景下,对人才择业是否产生影响?关于海外工作,职场人最关心的话题?出海从业者,有着怎样的的职场体验?《2023职场人出海趋势洞察》给出答案。
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在调研中发现,来自互联网、汽车、消费、能源行业的受访者从事出海业务的比例最高,合计占比接近半数。这与宏观数据相互印证,近年来,出海企业从传统行业逐渐向高科技、新能源、电商等领域延伸。
中国制造的出海加速,带动了人才的出海热情。调研显示,职场人对海外工作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当被问及“是否考虑赴海外工作”,超2/3的人选择“考虑”或者“视情况而定”。其中,从事采购、产品、销售的受访者出海意向高于平均值,考虑出海的人数比例分别为87.5%、58.8%、44.4%。
从现阶段的海外业务人才结构来看,基本以“海外当地人才+派出人才”的模式为主。在网站上以“海外”等关键词为搜索条件进行职位检索,销售类、营销类、运营类与开发类是招聘需求较多的岗位类型。接受访谈的HR提到,企业出海时优先部署的岗位是技术、销售人员,以“业务先行”为策略,运营团队成形后,再招聘其他职能类岗位。
探寻人才考虑海外工作的背后原因,“获得更高的薪酬待遇”是六成受访职场人最为关注的因素。据了解,外派员工的薪资构成中,有一大部分为外派的生活补贴。调研显示,人才对于外派岗位的整体涨幅有着较高的期待,38.3%的人希望涨幅30%-50%,36.3%希望涨幅超过50%。
此外,与自身工作体验强相关的因素,也是求职者选择外派工作的重要考量。关于海外机会的吸引力,41%的受访者认为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个人能力得以迅速提升;37%的人对外派国家的生活、文化感兴趣;34.3%的人更为关注自身职业生涯的丰富度,有意愿了解新市场,经手全新的项目。
对海外工作持谨慎态度的群体中,“语言和跨文化障碍”以高达51%的比例占据首要原因,其次是“家庭原因”(50%)、“文化/饮食/安全等不确定因素”(43.7%)。此外,19.7%的职场人对目前的发展较为满意,出海意愿度不高。17.3%的人从职业规划的角度考虑,认为回国后的路线不明朗。
从事国际化工作,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是求职者绕不开的问题。此次调研中,35.1%的出海从业者有海外工作经验;24.3%的出海人有海外留学经历;21.6%两者皆有。不过,海外经验并不是从事出海工作的必备条件,具备与岗位匹配的技能才是成为国际化人才的优势条件。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发展,企业不可避免要面临跨地域跨文化的管理问题。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每年会对全球100家最大跨国公司进行跨国化指数排名,指标包含三个比例,即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雇员数/总雇员数,海外资产、市场和人才都是衡量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指标。
人才是构成企业软实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出海从业者反映的实际状况来看,“跨文化沟通”(52.7%)、“认知差异”(43.2%)、“本地化运营”(40.5%)是在出海业务中最常遇到的难题。有从业者表示,公司会提供跨文化培训,帮助员工学习语言文化,增进文化敏感性、适应性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就业地点是职场人选择海外工作机会的重要关注点。调研显示,考虑到距离以及文化认同等因素,38%的人对欧洲表示出兴趣。另外,北美(16.7%)、日韩(15.7%)、东南亚(9.3%)等区域也排名靠前。
从企业布局的出海区域来看,人才意愿与企业需求趋向一致。根据公开数据,74%的出海企业在东南亚有业务布局,65%已经布局欧洲,62%已经布局北美。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拓展目标瞄准“一带一路”沿线和南美等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