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2日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以表彰其“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使得开发有效的针对COVID-19的mRNA疫苗成为可能。”
图源:卡罗琳斯卡学院官网
相关报道:
诺奖“开奖周”开启!
斯坦福新研究:诺奖得主获奖后生产力、影响力可能下降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自10月2日起,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开奖周”正式拉开帷幕,6大奖项将逐次揭晓。据诺贝尔基金会的消息,2023年诺奖获得者将额外获得100万瑞典克朗,奖金金额升至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36万元)。法新社称,这将是诺贝尔奖100多年历史上的最高奖金金额。
▲诺贝尔奖章
对许多研究人员而言,获得诺奖可以说象征着其职业生涯达到巅峰,也是可能改变其一生的事件。不过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研究发现,较为年长的科学家在获得诺奖后,其生产力和影响力均有所下降。
研究发现诺奖得主获奖后影响力有所下降
今年8月,斯坦福大学流行病学家约翰·约安尼迪斯 (John Ioannidis)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试图量化并研究“重大奖项是否能推动科学进步”。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小组选取了本世纪以来72名诺贝尔奖得主和119名麦克阿瑟奖(MacArthur)得主作为研究样本。据了解,麦克阿瑟奖也称麦克阿瑟“天才奖”,被视为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项之一。研究比较了这些获奖者获奖前3年和获奖后3年发表的文章数量及被引用次数。约翰解释称,通过发表文章数量可以反映作者的生产力,文章被引用次数则可以量化作者在该领域的影响力。
从研究结果总体来看,这两个奖项获奖者在获奖前后的生产力、于各自领域的影响力并未有明显变化,甚至可以说是有所下降。研究发现,诺奖获奖者在获奖前后发表的文章数量相当。但获奖后文章被引用次数远少于获奖前文章被引用次数。麦克阿瑟奖获得者在获奖后发表文章数量略微高于获奖前,但文章被引用次数却几乎保持不变。“这些奖项看起来似乎并没有提高科学家的生产力。如果真要说影响,恐怕还是消极的影响。”约翰解释道。
从年龄方面看,研究发现年龄在42岁及以上获奖者获奖后文章发表和引用数量均有所下降。年龄在41岁及以下获奖者获奖后发表文章更多,被引用的次数更多。研究人员表示,这表明年龄在获奖者科学生产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承认研究有局限性
一直以来都在关注诺奖得主行踪和生活的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家哈里特·祖克曼(Harriet Zuckerman)认为,将生产力以这样简单的数据(即发表文章数量)体现出来不太合理。她指出,不同研究领域对于文章产出数量或引用数量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在某些领域,获得诺奖的资深科学家们为了给较年轻的科学家提供机会,可能不会将自己列为文章作者。
哈里特还指出了一些诺奖得主在获奖前后的一些巨大改变,而这些改变不是用发表文章数量或文章引用数量来量化的。“(在获奖后),无论是在自身研究领域还是其他科学研究领域,这些科学家都将被视为名人,而他们的观点也至关重要。”哈里特解释道。
曾在202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天体物理学家安德烈娅·盖兹(Andrea Ghez)也认为,获得诺奖意味着背负起了作为研究领域领导者的重要责任。对安德烈娅本人来说,获得诺奖意味着她成了女性的积极代表,也成了科学的捍卫者,而这两种影响并不能以发表文章数量或文章引用数量来量化。
▲天体物理学家安德烈娅·盖兹
此外,还有分析认为造成诺奖得主得奖后生产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研究者认为在自身领域的研究达到巅峰后,可能会想尝试新的研究领域,这可能会导致其文章发表数出现短暂的下降。
约翰承认,将研究人员的生产力和影响力用文章产出数量和引用数量呈现出来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科学和社会层面,还有其他许多重要的因素。”不过他同时表示,通过评估奖项对研究人员的影响来敦促大家思考如何更严谨、更有效地对待工作是有价值的。“科学是人类最好的学科,而‘如何利用好科学带给人类的好处’本身也是一个科学问题。”约翰说道。
红星新闻记者 黎谨睿
综合人民日报客户端
警方通报“中秋节公公收礼”事件
植某某,被移交派出所处理!广铁警方最新通报
抢跑被取消成绩,吴艳妮深夜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