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洋
9月29日早晨9时刚过,G7京新高速十三陵收费站和京银路之间的狭长三角地,陆续集结了十余辆私家车。由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组织的近20名设计师志愿者团队,利用中秋假日到昌平区十三陵镇,履行今年设计周的特别行动计划——为洪涝灾害地区的灾后重建贡献设计力量。
第一站就在集结地跟前。针对当地城市景观绿化设计的需求,大家纵向穿越地块,仔细查看其与两条交通要道的连接情况,几乎立刻就有了改造思路。九合正中建筑设计事务所总设计师赵虹在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经验也最丰富,他说:“设计要服务民生,闲置地块重新利用除了考虑景观提升,还要考虑到公共卫生间、自驾车集结等民生需求。”今年赵虹的双节假期全部奉献给了自己及团队在城市和乡村的城市更新项目,有的项目在前门西区,有的在南三环。“三年疫情过后,人们希望设计不仅能满足基本功能需求,还能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或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设计要坚持为民生服务。”
考察第二站,设计师们来到德胜口大桥西侧灾后修复工程现场。“三天降雨量相当于过去半年,这是百年罕见的自然灾害。”提起当时的情景,多位镇工作人员还心有余悸。眼前,南岸的水泥河堤有多处塌陷,北岸的土石河堤已基本看不出样子。施工队节日也没有休息,正在抓紧抢修。“按照全市统一安排,我们的灾后重建首先是修缮重建,其次是功能提升,再次考虑长远发展。具体有四方面设计需求。”十三陵镇镇长王超与设计师对接时谈到,这些需求集中在公共设施完善、具有本地特色的民宿改建、城市景观更新提升显示度、文旅融合产业长远发展的提升设计等方面。“希望擦亮新时代‘明文化’的品牌,期待各位专家能够贡献智慧。”
针对这些需求,大家马不停蹄。擅长乡建的安哲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兼主持建筑师王求安,出发时在腰间挂了一袋海棠果和一壶茶,午后前往十三陵镇游客接待中心了解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又驱车到大山深处的麻峪房村了解特色民宿,“补给”已全部用尽。“这还算好的了。天天在乡下跑,经常没有地方吃饭,已经习惯了出门就自带补给。”他介绍,他的团队已在陕西等地通过村民众筹、村民集体参与劳动的方式,成功改造多个村庄。他希望这一模式能落地京郊,为京郊乡建出力。
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昱东介绍,目前,设计周的特别行动已招募到设计师志愿者约百人。志愿者们还将对接房山区周口店镇和门头沟区的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分别就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传统技艺和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文创产品贡献智慧。
上一篇:身边真实案例!这些都是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