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1973年出生于江苏省沭阳县钱集镇张圩村,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19岁时南下打工,先后在车床、建筑机械、轴承、营销等行业打拼16年,后又投资办厂做了8年的小老板。当他发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给家乡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后,受政策鼓舞返乡创业,正式走上农业发展之路。由他牵头组建的沭阳泽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主营项目为瓜蒌种植。该社按照“自愿入股、股金不限、按期分红”原则,以谋求社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为社员提供种植技术支持以及销售、加工、运输、贮藏等一条龙服务,在鄂、川、鲁、豫、苏五省建立起稳定的销售服务与合作网络,并获得南林大等高校的技术支持,形成产、供、销、研一体化发展模式。目前该社经营土地面积342亩,拥有社员120户,建成育苗大棚1300余平方米、种苗系列基地100余亩,年售根茎苗40多万株、扩繁苗5万余株,平均每亩销售收入达5500元。
1992年,徐军走出校门回家务农,怀着脱贫致富的梦想,他跟随亲戚南下打工,在无锡某机械厂当起了一名车床学徒工。从每月60元的学徒工资、600多元的计件工资,到走上营销岗位、月收入过万元,徐军仅用三年时间就成为打工大军中的佼佼者。2009年,徐军投资办厂从事微型轴承生产。2017年受老乡邀请回乡投资,成为沭阳县某路灯厂股东。路灯厂试生产仅数十天,盈利就达三十余万元,正当他们旗开得胜时,徐军却表示自己要改行。他的想法令合伙人大为惊讶。
回乡后,徐军一直在农业种植领域寻找发展机遇,经过观察他敏锐地发现了瓜蒌行业的发展潜力。一方面,由于瓜蒌药食同源,具有长期市场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由于该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尚未成熟,市场结构松散,缺乏权威的瓜蒌种植技术专家和项目领头人。如果能在这一领域独树一帜,岂不是可以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上大有作为?
为此,徐军通过上网搜索、电话咨询、委托他人介绍、亲自拜访等多种途径,很快结识了一批瓜蒌种植大户。他常常是一边下田帮助他们干活,一边“打破砂锅问到底”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大家被他的真诚所打动,对他有问必答、言无不尽。大半年下来,他已经对瓜蒌种植技术、市场行情、购销渠道等了如指掌。凭借灵敏的市场信息和广泛的人脉资源,徐军回乡创业,种植、销售瓜蒌,并很快成为当地的“瓜蒌王”,县内外许多瓜蒌种植户都把他当作可靠的经济人。
钱集镇张圩村地处涟沭结合部片区,由于缺少特色主导产业,农户脱贫致富乏力。2018年初,张圩村召开会议寻求对策。徐军听说后主动请缨,希望能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村“两委”的一致支持。当年9月,由徐军担任法定代表人、其他4名入股成员支持、120户村民加入的泽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流转土地342亩。徐军正式走上带领社员增收致富的农业发展之路。
为确保合作社实现开门红,徐军使出了浑身解数。首先他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认真规划110亩经济作物用地的使用问题。因成年瓜蒌苗会逐年减产,必须定期更换,于是他决定按3∶7的比例对土地用途进行分配:30%的面积用于种植出产快、产籽多、产量高的17号苗、20号苗,亩产可达250千克以上,可加快资金回笼、减轻投资压力;70%的面积用于培育种苗,出售种苗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必须作为主打项目发展起来。2021年,合作社仅售苗收入一项就达60余万元,利润是麦稻轮作的5倍。
在种植期间,他发现一些种植户引进的瓜蒌苗有问题,导致产量和品质相比优质苗悬殊太大,优质瓜蒌籽每千克价格60元以上,劣质瓜蒌籽的价格不到30元。于是徐军决定建立种苗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广大种植户的种苗和技术问题。
为确保种苗安全,徐军多次前往南京农林大学求教,在专家教授大力支持下,学校专门设立了瓜蒌种植技术研究室,瓜蒌品种得到进一步改良。自2020年起,合作社即大规模推广无土抗病害的新9号一代根茎苗。该种苗产量稳定,品质出色,而且具有极强的抗病害能力,广受市场青睐,客户遍布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多个省份。
由于合作社推出的瓜蒌个大、籽多、圆润饱满,专业人士一看就知道这是品质最好的“沭阳瓜蒌”,每千克瓜蒌籽价格也比市场高出3元左右。2020年,合作社添置了瓜蒌籽炒制设备,成功推出原味、奶油味、五香味等系列零食,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品牌。
瓜蒌既不耐旱又不耐涝,对病虫害防治的要求也比较高。对于碰到的技术难题,徐军不断研究,一一化解,成为当地瓜蒌种植的“土专家”。
最让种植户头疼的是瓜蒌重茬问题。瓜蒌生长期可达10年以上,因具有抢生特性,盛果期只有3年左右,通常从第四年开始,就会不同程度出现烂根、减产现象,必须及时腾出地块实行轮作。徐军通过认真研究,用三招解决了这一难题。第一招是改良土壤,通过粉碎农作物秸秆、加入一定比例的钾肥和其他微量元素,对土地进行深翻,当年就可以实现瓜蒌连作,瓜蒌产量不受影响;第二招是隔行种植,通过严格控制株距行距,第二茬瓜蒌只需在原位置平行移动一下,就可有效避免减产问题;第三招是作物套种,在瓜蒌地种植大蒜、生姜、花生及其他中草药,可加快土壤改良进度,更好地实现瓜蒌连作。
此外,人工除草成本高昂,机械除草容易伤到瓜蒌苗和根系。通过试验和比较,徐军发现使用除草布,不但效果好,还经济划算。人工喷洒农药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此,他不仅推动合作社综合采取了物理驱虫、化学灭虫措施,为合作社添置了农用无人机,还自己动手发明了三轮车搭载药泵喷洒设备,顺利实现喷洒农药“半自动化”。
最近,他正在牵头尝试通过改进药肥管理技术等途径,努力将瓜蒌亩产提升到125千克甚至150千克以上。这一技术探索尽管存在较大难度,但无疑是值得尝试的课题。
在许多种植户心目中,徐军就是专家,在他指导下,几乎一切难题都可迎刃而解。“其实我只是一名‘土专家’,我既然从事了这一行业,就必须认真钻研,帮助大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徐军谦逊地说。他将多年来的研究收获整理成册,无偿送给种植户,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技术。同时为了发展壮大合作社,他决定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一是设置人事培训部。负责合作社实用人才的引进与管理,组织指导合作社对成员进行培训教育,促使合作社的人才培养工作步入制度化轨道。二是积极参加培训。除了通过县政府人才培训的主渠道积极参加培训外,合作社还每季度组织技术骨干进行培训,聘请退休的高级农技师负责合作社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三是积极发掘本土人才。充分发挥“田间学校”“专家门诊”和“科技入户”的作用,培养出更多的“土专家”。
合作社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主要短缺懂专业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最令徐军担忧的,是合作社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问题。农村优秀的人才都愿意集聚到城市,而留守的村民习惯于传统的耕作方式,容易满足于小麦、水稻产量的提升而缺乏进取精神,培养人才难。由于诸多原因高等院校的专业人才又不愿意沉下身子扎根在农村,人才引进难。人才因素成为瓶颈,严重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徐军充分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条件培养人才,在合作社资金条件还不充裕的情况下,利用内部的能人对社员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播、观念的灌输,培养出更多的“土专家”。
在徐军的带动和鼓励下,不少创业者到他的瓜蒌基地实地参与生产、学习。目前,县内新增瓜蒌种植项目12个,种植面积扩大了1100余亩,“沭阳瓜蒌”在瓜蒌市场上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徐军认为:“只要每个村里都能有一个有闯劲、有技术的带头人,农民合作社就会成为引领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潮流,农村经济发展就会出现新局面和新气象。”如果各级政府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政策群,形成农民合作社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发挥大专院校作用,拓宽培养渠道,在成人继续教育方面对农民合作社人才进行菜单式、订单式培养,形成一大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合作社,使他们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徐军相信,广袤的农村大地定会人才辈出,美好的愿景也定会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