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晚,在月色映衬下,山西博物院将迎来“博物馆之夜”。除一场别具特色的“黄河魂”博物馆之夜公益晚会外,在山西博物院主馆展出的《琴瑟有清声——古代伉俪书画展》和《大河流金——黄河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在会展中心推出的《晋·见中国——百件山西文物中的华夏文明》,以及山西青铜博物馆推出的《大唐东都——唐代洛阳文物精品展》,四台精美展览也将同日登场,共唱一曲黄河赞歌。
大河流金,诠释华夏黄河文明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成就了中国青铜文明。中国古代青铜器广泛作为礼器是区别于其他古文明青铜器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中国礼乐文化的典型产物。夏商周三代礼乐典章大成,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基调。
《大河流金——黄河流域青铜文明特展》,是山西博物院继2020年推出《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之后,精心策划的又一台诠释黄河文明的主题大展。此次展览汇集了国内11个省(市、区)30 余家文博单位160 余件(组)青铜文物珍品,通过中国青铜器及其蕴含的礼乐内涵两条线,从冶铜技术的滥觞到夏商周青铜文明的鼎盛、从青铜礼乐文明的创建到礼乐精神的延续传承,全方位呈现黄河流域多元一体的文化发展格局,实证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以及和平性。
此次展览内容策划负责人薛萍介绍,展览中,距今4000多年前的“中华第一镜”七星纹铜镜;夏都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和“妇好”司母辛觥等,都非常值得一看。
“晋”见中国,华夏文明看山西
山西地处华夏腹地,表里河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243万年前,三晋大地上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连绵不断,与中华文明同生同成,同行同进。
此次重磅推出的《晋·见中国——百件山西文物中的华夏文明》,是国家文物局、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征集重点推介项目。展览汇聚百器叙事,循文明脉络,汇三晋珍粹,讲华夏故事,凝练“华夏文明看山西”的宏大主题。
内容策划负责人刘鳞龙表示,此次展览分4个单元,通古贯今。
“人文华夏”单元观览千秋,以山西为中心区域的北方民族大熔炉展现开放、包容的大国胸怀。共精美的百件(组)文物融合山水人文,展演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大唐东都 ,再现盛唐图景
华夏版图中,洛阳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夏代开始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现存夏、商、东周、汉魏和隋唐都城遗址。历史上,东都洛阳是盛世大唐的政治中心,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曾是东方世界的中心和繁华的国际大都会。此次由晋豫两省文博同仁共同打造了《大唐东都——唐代洛阳文物精品展》,汇聚百余件文物精品,还原了东都洛阳的一幅“新唐都”图景。
山西博物院副院长赵志明介绍:“纵观历史,唐朝的国号与山西渊源深厚,太原是大唐龙兴之地,是盛唐的“北都”和“北京”。展览在太原展出意义非凡。”
此次展览中,观众可近距离看到大唐东都留下的丰富文物,还原了盛世和晏的唐人生活样貌,丝路繁荣、胡汉交融、万国来朝的盛景,以及唐代的流行风尚和精神追求,再现气象万千的大唐盛世,展现着海纳百川的中华气度。
“琴瑟有清声”,借翰墨赋情
《琴瑟有清声——古今伉俪书画展》,是一台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播良好家风的主题展,翰墨赋情,伉俪情深。此次展览选取赵孟頫与管道昇、龚鼎孳与顾横波、谢稚柳和陈佩秋等元明清及近现代6对艺坛伉俪书画作品,千年观止。这些书法作品集萃篆、行、草,笔墨精到,气韵生动;绘画作品则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卷、轴、扇等形式一应俱全,异彩纷呈,妙趣横生。而在这些展品的背后还藏着一段段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都值得观众前来一探究竟。
赵志明在现场向观众发出诚挚邀请:“从9月16日开始,山西博物院将在为期3个月的展出时间内,举办国际学术论坛、专题讲座和文化汇演,配套观众互动、教育体验、文创交流等活动。四大展览陪伴广大观众度过近百天的美好时光。”
来源:山西日报
「太原广播电视台」更多精彩内容
国潮顶流哪家强?认准这一位!穿越千年与你相约汾河岸边
向天再借五百年!千古一帝邀你泛舟汾河,共赋好诗篇
这一大桥全幅贯通!山西这些高速正在加速建设
中雨+雷阵雨+强对流天气!新一轮降雨上线,山西天气早知道→
监制:赵建云 编审:刘明
责编:王娇 编辑:张蕙昀
联系电话:0351-5676006
邮箱:tygdsjt@163.com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绣太原城一直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