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大学公众号消息,在2024年新年来临之际,浙江大学杰出校友段永平再度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进行大额捐赠,合计超10亿元,主要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生文体活动等。
这是最近被媒体报道的我国高校获得的又一笔大额捐赠。前不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6级硕士校友、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向母校捐赠2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大楼建设。
而加上2023年11月的大额捐赠,仅11月、12月两个月,我国教育领域获得的捐赠金额就超过30亿元,其中包括2023年11月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之际,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向母校武汉大学现金捐赠13亿元。
但媒体调查发现,投向教育领域的捐赠虽然持续高涨,可主要表现在向高校捐赠,基础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获得的捐赠还有限。2023年,教育公益领域面对重重挑战,如何把握当下,坚守教育本心;如何从“艰难守望”中逆流而上,是教育公益组织面临的共同考题。
企业与企业家是教育捐赠的主力军,我国企业和企业家向高校捐赠的热情,其实也是在过去10年中逐渐升温的。这主要源于高校开始重视包括校友捐赠在内的社会捐赠,以及企业和企业家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捐赠大学,促进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水平。要扩大教育公益捐赠,需要学校与教育公益组织提高捐赠资金使用的专业度、透明度与效率,吸引更多企业和企业家重视教育公益,以公益的力量促进教育改革、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当下,我国企业、企业家向高校捐赠,已经蔚然成风。2022年发布的国内首份高等教育领域大额捐赠专题报告《2021高校基金会大额捐赠观察报告》显示,自2015年至2020年共计78家高校基金会接收过大额捐赠(项目捐赠总额大于等于1000万人民币),到账总额303.6亿元,其中2020年到账总额突破100亿元,相当于社会捐赠总额的5%,且增速大于社会捐赠。这些大额捐赠均来自企业、企业家。除向大学捐赠资金外,还有企业家捐资举办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如曹德旺斥100亿巨资建设福耀科技大学。
来自企业、企业家的社会捐赠,不但可为办学拓宽资源,也可推进教育改革。像依靠社会捐赠举办的西湖大学,就探索基金会办学模式,成立西湖大学基金会,由西湖大学基金会董事会选拔校长,建立基金会董事会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这可充分发挥企业、企业家的力量,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近年来,我国高校重视社会捐赠,开拓社会捐赠资源已在路上。相比高校可以利用校友资源,发展校友捐赠,基础教育的学校获得社会捐赠的能力还有限。这就需要教育公益组织,发动企业、企业家向基础教育领域捐赠,再把捐赠资金用于学校的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贫困学生帮扶等等。与企业、企业家直接做教育公益相比,教育公益组织的优势是专业性、公益性。
随着国家加强对教育的投入,我国教育公益组织关注的教育公益已经从过去“补充教育资源”,如建设希望工程学校、推进营养午餐计划,转向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尤其是关注教育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发展,让每一个适龄孩子享有高质量的教育过程,实现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这对教育公益组织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公益不仅是给学校资金,更要介入教师培训、校本课程开发、校园活动设计、家庭教育指导等等。这让教育公益更具挑战性,也拓宽了教育公益的空间。
因此,要扩大教育公益,发挥教育公益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需要走专业化、精细化道路。当然,不论是向高校的捐赠,还是向基础教育领域的捐赠,都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早就提出,要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显然,教育公益是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