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1日报道 台湾《旺报》2023年12月31日刊发题为《两岸城市交流 宜通不宜阻》的社论,全文摘编如下:
自2023年2月大陆与香港全面恢复通关以来,港人北上深圳消费成为潮流,愈来愈多香港人开始过着“香港赚钱深圳花”的日子。这背后有交通、汇率因素,但究其根本,是深圳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尤其是在消费环境的营造上。
深圳电子支付非常方便,新消费品牌崛起,富有特色和体验性的新消费行业模式不断涌现,服务友善。深圳市政府也推出多项促消费措施,从增加免费接驳路线到完善跨境支付等,便利港人及游客到深圳消费。
不只深圳、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大陆多个城市的竞争力、磁吸力都在上升。全球知名科学杂志《自然》发布“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大陆多个城市上榜,中部城市合肥跃居全球第13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在合肥,城市科技含量获得提升,已建成和规划中的“大科学装置”有12个,并成立数个国家级实验室。
《经济学人》2023年8月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漫步合肥量子大道,看到的是世界最密集的尖端科技企业,数十家公司支撑起几年前还不存在的量子计算产业链。”合肥在显示器、芯片、汽车工业等方面已形成产业群聚,对人才形成虹吸效应。这背后也有地方政府的长远布局,2022年合肥市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达18%。
成都、长沙、苏州、杭州等城市也在发挥优势,凸显各自风格,吸引各地青年前往发展。
成都作为大陆西部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之一,也是网红城市的“顶流”。成都不断派送大礼包,包括住房、教育、医疗便利和税收减免、创业补贴等吸引人才。
“不夜之城”长沙的新消费模式成为流量密码,2022年,夜经济零售总额占长沙社会零售额60%左右。长沙的休闲文化创造出“茶颜悦色”等众多大陆知名消费品牌。当地丰富的生活样貌和调控得当的房价,对年轻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而苏杭一带,历史人文底蕴丰厚,又与现代科技相得益彰,吸引了诸多创新创业人才驻留。
出生在经济高速增长与网络兴盛时代的大陆00后,“要生存,也要生活质量”。有报告指出,一个城市能否吸引年轻人,不再局限于工作机会和商业发展程度,生活质量更成为核心因素。过往的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这样界限分明的阶梯型城市体系已经被打破,在地方政府对各城市品牌的定位、地方产业体系的打造下,以及在年轻人推动下,大陆城市建构发展成一个平行体系,年轻人可选择生存发展的城市愈来愈多。
大陆城市快速发展,为台湾青年提供了另一个选择。除了沪台双城论坛外,两岸还有更多城市可以“结对”,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互相借鉴学习,加强人文交流。大陆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也为台湾青年西进创业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在不少城市,台湾青年已经闯出一片天地,未来还大有作为。
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两岸联系不可断。两岸城市交流也一样,宜通不宜阻。
2023年12月28日,两岸书法家手持“福”字合影留念。当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孔学堂,来自海峡两岸的40余名书法家同写“福”字,许下美好的新年愿景。(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