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凉山州人民政府、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听见绿水青山”2023中国(四川)首届民族音乐周闭幕式暨跨年音乐会在四川西昌火把广场举行。
现场气氛热烈,观众们热情洋溢。来自10个不同民族的20组少数民族音乐人及乐队,如乌兰图雅、山鹰组合等,用多元的音乐风格,带来了一场长达5个小时的民族音乐表演,让现场观众自由舞动,共同跨进新一年。
“本届音乐周结合四川音乐产业优势和凉山州特色旅游资源,创新融合传统文化、自然风光、康养旅游与音乐演艺,是推动四川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的一次全新尝试。”闭幕式当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成平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本届民族音乐周举办的重要意义及成果,并宣布“听见绿水青山”2023中国(四川)首届民族音乐周在2024年零点画上圆满的句号。
据悉,首届民族音乐周期间,以藏羌彝等十四个四川省世居民族为主的各兄弟民族优秀音乐人和音乐作品汇聚凉山。来自伊朗、印度、尼泊尔、法国等5个国家、26个民族、80组230位音乐人参加,13场演出吸引了超3万观众来到大凉山,于冬日暖阳下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音乐周主体活动与联动活动交相辉映。
“听见绿水青山”2023中国(四川)首届民族音乐周开幕式暨音乐盛典于12月25日在四川西昌金鹰大剧院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族音乐人和音乐爱好者们,用他们的歌声和乐器,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盛宴。此外,荞麦、自然、交响、跨年四大音乐会各具特色,充分结合音乐与历史、文化、自然等元素,都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音乐体验。
作为“听见绿水青山”2023中国(四川)首届民族音乐周的亮点活动,民族音乐对话12月26日在西昌听涛小镇众美术馆开启,嘉宾们围绕“民族音乐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这一主题,分享了各自在音乐领域的实践与思考。
民族音乐剧《妈妈的女儿》、彝文化风情实景剧《阿惹妞》集中展演,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生动体现了凉山州民族歌舞高质量发展。
民族音乐课堂在西昌市听涛谷连开5堂,国乐大师、格莱美奖得主吴彤,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第七届文华奖最高奖获得者朱婧,中国当代琵琶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汤晓风等国内知名重量级民族音乐家通过乐器展示、即兴演奏、现场讲座等方式,与音乐爱好者及市民游客们进行交流互动。
民族民间器乐展在西昌市火把广场持续展出,不仅让观众对民族乐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音乐之声”原野采风活动邀请到22位艺术家赴昭觉县三河村、悬崖村、谷克德、冕宁县北斗村采风,将高雅的音乐演出带到乡村,让大凉山的人们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和参与到高品质的演出。
四川,是多民族聚居地,位于民族文化沉积带,藏羌彝等多民族文化资源为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从民族文化底蕴、音乐产业环境到文旅产业扶持政策,都具备着打造“民族音乐周”品牌的独特优势。
在12月25日晚的开幕式上,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戴允康指出,近年来,四川音乐产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数字音乐企业已突破400家,居全国第三;原创音乐人才2.3万人,居全国第二;专业音乐厅22个,数量居全国第一。“四川是音乐产业大省、民族音乐大省,弘扬民族音乐、发展音乐产业势在必行、大有可为。”
“听见绿水青山”2023中国(四川)首届民族音乐周,立足全国、面向世界,以藏羌彝民族音乐资源转化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成功地展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更有力推动了四川实现建设民族音乐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
作为“听见绿水青山”2023中国(四川)首届民族音乐周举办地,凉山艺术氛围浓郁,是民族文化艺术的沃土。正如四川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彭涛所说:“凉山是一个音乐宝藏地。”
据悉,以本届民族音乐周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凉山正致力于打造民族音乐展示基地、传承基地、孵化基地和交流平台,探索民族音乐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之路。
未来,凉山州还将充分挖掘“彝海结盟地·五彩大凉山”深厚内涵,全面推进文旅强州战略,大力发展全域全时旅游,打造“夏季清凉·凉山真凉”“冬季暖阳·凉山不凉”特色品牌;按照“东南西北中”的发展思路,实现全域景区景点一体化发展,推动凉山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文旅深度融合将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四川建设民族音乐大省、文化强省,为凉山建设全省文艺副中心,为赋能民族音乐事业大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动能。(供图:凉山文旅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