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最美教师丨陈绍杰:一念为教 一生为学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9月11日讯在山东科技大学,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倾尽毕生所学教书育人,走出了一条“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路子,教学科研双管齐下,育人创新相得益彰。他就是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院长陈绍杰。
在近20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陈绍杰一直与矿山打交道,创新攻关,用科技的力量带给社会一个“煤”好生活;他一直坚守在采矿教育一线,倾心育人,用知识“灌溉”了一批批采矿学子,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我是教育的受惠者”
陈绍杰博士毕业后,国内外许多大公司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周围几乎所有人都以为陈绍杰会选择其一,过衣食无忧、回报丰厚的职业生活,但作为教育的受惠者,他却毅然选择了留校任教。
陈绍杰所在的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以采矿为特色,专业的学习和工作条件都十分艰苦,在招生就业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困难。人才培养,德育为先。他注重培养学生能够弯下腰、扎下根,不怕苦的品质。因此,他把德育工作融入课堂教育、学生管理全过程,创新推出德育提升工程,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践行责任担当。
“我的门永远为学生敞开”
陈绍杰希望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中的引路人,即便身兼党政任务、科研任务、教学任务,忙得不分昼夜,但是无论有多忙,他总是把学生的事放在第一位。
在陈绍杰眼里没有差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他的孩子。他的博士生尹大伟清楚地记得,在一次科研遇到难题时,陈绍杰深夜11时还跟他仔细讨论。2016年入学的硕士研究生马宏发刚进入陈绍杰的团队时,由于方法掌握不足,常常事倍功半。陈绍杰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经常和他讨论问题,引导他不断尝试新思路,提升科研水平。如今,马宏发参与的“类岩石材料蠕变宏观硬化”研究成果受到行业专家的高度认可……
“陈老师不但幽默风趣,而且见解独到,很多问题与他一交流就感觉迎刃而解了。”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纪酉侗说。作为采矿工程2022级(宋振骐院士班)班主任,陈绍杰每月定期给班级学生召开主题班会,有时候就在河畔席地而坐,班会别开生面。陈绍杰还利用周末和休息时间指导学生参赛,在他的指导下,一些学生组建科技创新团队,不到一年,便取得了多项省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奖励。
“一个好老师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陈绍杰认为,要成为一名“好老师”,不仅要在学习科研上带着学生成长,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真正做到“立德树人”。迄今为止,陈绍杰已培养博士、硕士、本科生超过4000人,他的学生中成长起“全学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入选者高明涛、“感动中国十大杰出矿工”刘辉、温暖全国矿山的道德楷模侯记川等一大批行业优秀人才。
“现场是最好的教科书”
“我们这个专业,必须奋战在一线,采矿场就是理论研究的战场。”陈绍杰认为,现场就是最好的教科书,用知识的力量带来的改变会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和责任担当。
就是这种信念,驱动着陈绍杰多次放弃休假,带着青年教师和学生“泡”在煤海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丰硕的科研成果。
近20年来,陈绍杰带领学生啃下一块块采矿领域的“硬骨头”,一次次登上科研高峰,还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用实际行动写就“最好的教科书”。一次次调研、调试、实验,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来,也不知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陈绍杰带着学生建立了采煤塌陷地建设利用关键理论与技术体系,找到采矿区保持稳定性的最佳方案,让原本附加值很低的废旧采矿区地块“变废为宝”,一个个高楼大厦林立的新城拔地而起。如今,该成果已在山东、山西、河南等多地推广应用,建立了多个采煤塌陷地建设利用示范基地,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示范效益。
这种“把论文写在采矿第一线,把科学研究成果根植于采矿主战场”的科研理念深深影响着一批批采矿学子。多年来,陈绍杰先后为本硕学生讲授“矿井特殊开采”“矿山岩石力学”“学科前沿技术”等课程,即便是担任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院长后,教学工作也没有停止。陈绍杰所教授的课程与实践密不可分,他常常把自己的科研项目搬进课堂,将实例教学、模型教学、启发教学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热情,这种“实战式”教学也深受学生认可。近年来,陈绍杰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5项、发表13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很多科研成果被应用于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中。
与“煤”结缘,陈绍杰用“创新”的火种为中国煤炭事业的未来点亮了一盏盏年轻的心灯。“每个科研人员都应该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以己所学助力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陈绍杰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希望自己能影响、培育更多的采矿人。
中国山东网记者 马文文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