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0月21日至22日,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联合出品的大型原创话剧《前哨》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顺利开演并开展演后谈活动。据介绍,《前哨》于2021年2月7日,即上海龙华24烈士(包括左联五烈士)牺牲90周年纪念日首演于上戏实验剧院。自首演以来,已在上海上戏实验剧院、上音歌剧院、上海大剧院、苏州湾大剧院、宁波大剧院演出多轮,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尤其是青年观众的欢迎。
青春版《前哨》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开演。 史春阳 摄
该剧作为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2020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大文艺创作项目,曾被评为2023年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项目,获得第36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戏剧中国”2021年度作品“最佳剧本奖”,由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编剧。此轮青春版《前哨》由上戏音乐剧中心艺术总监、《前哨》艺术总监以及鲁迅的扮演者王洛勇领衔,集结上戏优秀校友、著名演员海一天,并带领上戏一众在校师生,包括腾晓鹏、邵骏泽、林墨、彭宝莹、杨浩然、王翰闻、尹智博、张铭予、俞佳一等倾情呈现。在本轮演出阵容中,00后的学生演员占到了90%,他们用青年人的视角重新讲述上世纪30年代青年人的故事,以鲜活青春的力量诠释上世纪30年代进步青年的勇毅和热血。
故事发生在2020年的上海某大学艺术学院内,导师王近布置五位研究生排演一部没有开场也没有结尾的剧本。剧本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五位青年作家、共产党员柔石、胡也频、李伟森、冯铿和殷夫与其良师益友鲁迅先生一同从事文学与革命的光辉事迹。五位与五烈士年龄相仿的研究生从剧本开始,探索他们的人生与心灵世界。此轮演出,《前哨》将鲁迅先生“带回”北京大学的校园。剧中,他与青年们相聚在书店开展沙龙活动,引得这些青年发出“大家希望先生日日来讲话”的感叹,不由令人想到1920年8月至1926年8月,鲁迅先生在北京大学兼任教师,尽管第一次上课时学生们因他的绍兴官话口音而哄堂大笑,但十五分钟后的课堂鸦雀无声,只因大家均被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蕴所震撼。北大是鲁迅任教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先生也为北大设计了校徽,五烈士之一的柔石那时就在这里旁听鲁迅的课程,这些都使《前哨》在这里的演出令人感到更加熟悉与亲切。
《前哨》将鲁迅先生“带回”北京大学的校园。 史春阳 摄
这部作品一定程度上也是上海戏剧学院在教学实践、人才培养、立德树人上的成果体现。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青年人还应承担起中国优秀文化倡导者与践行者的角色,深化文化自信,做有担当的文化传承者。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