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捐赠省立七中界碑
芜湖一中再添百年印记
2023年10月17日,值芜湖一中办新学120周年之际,皖南医学院向芜湖一中捐赠了一件珍贵礼物——安徽省立七中界碑。这块界碑是从皖南医学院校园内出土的,见证了芜湖一中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历程,也是芜湖教育史上的重要印记。
捐赠仪式在皖南医学院赭麓校区举行,皖南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贾贤燕将这块界碑交给了芜湖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李平。皖南医学院和芜湖一中两校历史悠久,友谊深厚。此次捐赠,不仅彰显了皖南医学院对芜湖一中教育事业的支持,更是对芜湖教育历史的传承和尊重。
李平校长向皖南医学院表示衷心感谢,这块界碑不仅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更是一份厚重的责任。界碑将被安置在芜湖一中校史馆内,供师生参观学习。
一中学子将珍视这份礼物,铭记学校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勇往直前,追求卓越,为芜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芜湖市第一中学校史
坐落在赭山上的皖江中学堂暨安徽省立五中、七中旧址,其前身是创办于乾隆三十年(1765)的中江书院,1903年迁校至赭山,改名为“皖江中学堂”,开芜湖官办近代初等教育之先河。
民国八年《芜湖县志》中记载“中江书院”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严复1905年担任皖江中学堂的监督(校长),陈独秀、陶成章、章士钊、柏文蔚、苏曼殊等先驱都曾在这里教过书,进行过革命宣传,留下了深远影响。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领袖陈独秀在赭山皖江中学堂和安徽公学教书期间,曾主办过《安徽俗话报》,传播革命思想。胡适也曾在此讲学。
皖江中学堂毕业证书
辛亥革命后,皖江中学堂一度停办,1912年7月复校时,易名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14年8月,学校改名为安徽省立第五中学,成为全省最早的省立中学之一,也被称为清末至今“芜湖近现代教育木石的史书”。
省立五中旧址,位于安师大赭山校区,在“五四运动”期间被誉为“安徽的北大”。
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史上也曾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成为当时芜湖乃至安徽思想最为活跃、革命活动最为频繁的地方,被誉为“安徽的北大”,被称为“执安徽学生运动‘牛耳’的学校”。陈独秀、刘希平、恽代英、高语罕、蒋光慈等一批进步青年在此开展革命运动,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出一曲曲青春乐章。
修缮完成的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在安师大赭山校区山顶的音乐学院附近。
20世纪初,以省立五中为代表的新兴学校,是芜湖早期革命思想的摇篮。1928年易名为省立芜湖初级中学,1929年更名为安徽省立第七中学,此后又陆续更名为安徽省立芜湖中学、省立芜湖高级中学、芜湖中学等。
位于芜湖赭山的芜湖中学旧址
市档案馆馆藏“芜湖中学校史”及“学校平面图”
它是芜湖近代教育的缩影,跨越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紧密相关,在中国革命史和教育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芜湖一中原校址,位于张家山附近
芜湖一中新校区,位于城东新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芜湖市立中学”易名为“芜湖市第一中学”。1952年,芜湖一中由赭山搬迁至张家山附近。2011年,芜湖一中搬迁至城东新校区。
▍来源:芜湖市第一中学、芜湖档案
▍编辑:安妮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大江资讯,设为星标